[发明专利]一种竹木异向组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9051.7 | 申请日: | 201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2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魏洋;陈思;程勋煜;李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D1/00 | 分类号: | B27D1/00;B27D1/04;B27D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材 组合结构 木材 受压 销栓 异向 竹木 材料利用率 方向垂直 分层布置 工程结构 集中布置 结构截面 力学性能 绿色环保 木材价格 受弯构件 中部区域 穿过 复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木异向组合结构,由横向木材(1)、纵向竹材(2)、销栓(3)共同组成,纵向竹材(2)分别集中布置于结构截面的上部受压区域(101)和截面的下部受拉区域(102),一层以上的横向木材(1)分层布置于竹材(2)的受压区域(101)和受拉区域(102)之间的截面中部区域(103),销栓(3)在结构截面高度方向垂直或倾斜穿过横向木材(1)与纵向竹材(2)并与其复合为一体。本发明结构具有强度高、绿色环保、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可充分发挥竹材力学性能高、木材价格便宜的各自优点,用于工程结构的梁、板等受弯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木结构,尤其是一种竹木异向组合结构,属于土木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现代建筑中,木材作为一种旧式的建筑材料正以全新的形式成为建筑界的新宠,甚至可能改变建筑业的现状,把这个领域的生产力提高到全新的高度。但实木具有硬度低、易长虫发霉、耐腐蚀性差等缺点,若用大块整木作为结构的一部分,对其强度及性能要求高,造价高,经济性较低。
我国森林资源虽然贫乏,但竹类资源相对十分丰富,其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竹木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促进了竹类资源的优化利用和竹产品性能的提高及用途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木材供应的短缺。
竹材是较木材更为新颖的绿色环保材料,竹材具有生长周期短,强度高,韧性大,耐磨性好,生产使用过程污染极低等特点,与木材相比其性能更加优越。有研究表明,竹材或竹结构有着以下优点:(1)竹材资源再生产容易,节约能源、产生的污染少;(2)竹材导热系数低、热传导速度慢,保温、隔热性能好;(3)竹材结构重量轻、抗震性能好;(4)竹结构易于定型化、标准化,实现构件的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化施工,缩短施工周期,可以大大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但竹结构存在弹性模量低,结构截面刚度小,挠度变形大等缺陷,且竹结构大多采用刚度控制设计,造成材料的强度利用率较低,若全部使用竹结构,会使得竹结构的截面较大,材料用量较大的浪费,降低了其经济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竹结构的力学性能,改善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适用性,采用多种材料相互组合常常获得优于单一材料的综合性能。如中国专利第“CN 205167120U”号,公开了一种竹木复合板,所述一层竹木复合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竹板层、纤维层、第二竹板层以及木皮层,该结构表面平整、质量轻,减重效果明显,硬度、抗折、抗压等性能良好,但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对竹板整体性要求高,无法克服原材料尺寸上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木异向组合结构,该结构具有强度高、绿色环保、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可充分发挥竹材力学性能高、木材价格便宜的各自优点,同时设计方案灵活,可根据需要进行竹材与木材的组合,用于工程结构的梁、板等受弯构件,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竹木异向组合结构,由横向木材、纵向竹材、销栓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纵向竹材分别集中布置于结构截面的上部不超过1/4截面高度的受压区域和截面的下部不超过1/5截面高度的受拉区域,其纤维方向沿着结构的纵轴线方向,纵向竹材与结构等长、等宽,其布置厚度在受压区域与受拉区域相同或不同,一层以上的横向木材分层布置于竹材的受压区域和受拉区域之间的截面中部区域,横向木材的纤维方向统一一致,其纤维方向与结构的纵轴线方向成0~90度任意,横向木材的纤维方向与纵向竹材的方向相异,横向木材的叠合木材单层厚度不超过100mm,在截面高度方向大于等于一层叠合,在结构的纵轴线方向多块零缝隙对接充满截面中部区域,横向木材、纵向竹材自身及相互之间通过胶黏剂粘合成整体,销栓在结构截面高度方向垂直或倾斜穿过横向木材与纵向竹材并与其复合为一体,销栓的两端与纵向竹材的顶、底面齐平,销栓沿着结构的纵轴线方向呈离散间隔布置,布置间距小于等于结构截面的宽度与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9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数控榫卯机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复合板的预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