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泄漏的检测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9471.5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1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图;张万;聂四明;徐宁;张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G06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焕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泄漏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泄漏的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管道起点位置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待测管道终点位置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根据所述待测管道起点位置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所述待测管道终点位置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通过微粒群算法对待测管道的水动力学和热力学瞬态模型进行求解,以得到结果参数,所述结果参数用于确定所述待测管道是否发生泄漏,由于该方案通过将微粒群算法与水动力学和热力学瞬态分析相结合,通过微粒群算法求解上述瞬态模型以确定管道运行情况,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适用范围有限、检漏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有效提高泄漏检测精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储运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泄漏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运输的过程中,许多化学物质会通过管道输运至相应的目的地。例如,原油通常是通过油气输运管道输送至沿线的分输站,再由分输站将原油供应给周边区域使用。输运过程时,如果管道中的化学物质出现泄漏,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导致环境污染。
目前,现有方法大多是利用负压波法对管道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管道泄漏。但是,上述方法相对较为简单,对一些泄漏工况(例如微孔泄漏和具有较大弹性系数、密度或粘性的运输液体)往往不够敏感,检漏时误差相对较大。即现有方法具体实施时,往往存在适用范围有限、检测的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泄漏的检测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适用范围有限、检漏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有效提高管道泄漏检测精度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泄漏的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管道起点位置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待测管道终点位置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
根据所述待测管道起点位置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所述待测管道终点位置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通过微粒群算法对待测管道的水动力学和热力学瞬态模型进行求解,以得到结果参数,所述结果参数用于确定所述待测管道是否发生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方式建立所述待测管道的水动力学和热力学瞬态模型:
获取待测管道的特征参数,其中,所述待测管道的特征参数至少包括:待测管道的起点位置、待测管道的终点位置、待测管道的直径;
根据所述待测管道的特征参数建立待测管道的初始模型;
通过交错网格的有限体积法对所述待测管道的初始模型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所述待测管道的水动力学和热力学瞬态模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待测管道起点位置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所述待测管道终点位置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通过微粒群算法对待测管道的水动力学和热力学瞬态模型进行求解,以得到结果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管道起点位置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所述待测管道终点位置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通过微粒群算法对待测管道的水动力学和热力学瞬态模型进行多次迭代求解,得到模拟流量和模拟压力;直到基于所述模拟流量和所述模拟压力的适应函数满足预设条件,停止迭代,并记录停止迭代时所求解的结果参数;
根据所述结果参数,确定所述待测管道是否发生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微粒群算法对待测管道的水动力学和热力学瞬态模型进行多次迭代求解,包括:
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迭代求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9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伞式管道检测变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城市燃气PE管网测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