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反渗透膜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0048.7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9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喻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2 | 分类号: | B01D61/02;B01D67/00;B01D69/10;B01D6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0540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反渗透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所述高性能反渗透膜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Ⅰ.配制溶液1;Ⅱ.刮涂支撑刮层;Ⅲ.配制溶液2;Ⅳ.配制溶液3;Ⅴ.制备功能层;Ⅵ.后处理;Ⅶ.配置溶液4;Ⅷ.制备防护层。本发明所制备的高性能反渗透膜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抗污染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其制备方法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制备条件易于控制,具有广阔的规模化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反渗透膜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反渗透是当今最先进、最节能的有效分离技术之一,其原理是用一块反渗透膜把水和水溶液隔开,水有一种向水溶液渗透的趋势,直至水溶液的液面比水面高出一定的高度,即水溶液一侧的压力比水一侧的压力高出一定的数值后,水的渗透才停止,而该高出部分的压力称作渗透压;若在水溶液一侧施加一个比渗透压还大的压力,渗透过程便逆转,即水从水溶液一侧向水一侧渗透,即为反渗透,利用反渗透可以有效将水与水中的溶解盐、胶体、有机物、细菌等杂质分离,具有安全,环境友好,易操作等优点,常应用于海水淡化、硬水软化、中水回收、工业废水处理、超纯水制备等多个领域。
其中,复合膜因其可将膜的截留率,水通量,稳定性等性能优化而成为当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膜品种,目前市场上超过90%的反渗透膜是复合膜。复合膜是指在多孔的支撑底膜上复合一层很薄的、致密的、有特种分离功能的不同材料,与单纯的一体化膜比较,复合膜的表面致密层厚度更薄,从而使膜同时具备了高的溶质分离率和水的透过速率,同时作为一种可优化物理化学结构的复合膜,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选择性分离需求。在当前的水处理行业中,复合膜主要采取界面聚合的方式,将聚酞胺薄膜复合到微孔支撑底膜表面。首先将聚砜涂敷到聚酯无纺布上而形成的微孔基膜,再浸入到二胺或多胺水溶液中,然后去除膜表面多余的胺溶液,再浸入到多元酞氯的有机非极性溶液中发生界面聚合反应,从而在表面形成致密的具有分离功能的聚酞胺超薄活性层。
在反渗透分离过程中,反渗透膜的作用尤为重要,而寻求高脱盐率的反渗透膜是本领域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目标,而目前大多数复合反渗透膜的结构由于是多层,厚度会比一般单层膜厚度大,虽然脱盐性能有所提高,但是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积累污垢导致水通量变小,使得反渗透效率降低,而在膜材料中掺杂增加亲水性物质可以提高反渗透膜的通水量,如通过亲水基团改性。而与此同时,近几年具有极强的亲水性和极好的抑菌性的石墨烯,作为一种新材料出现在人们眼中,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反渗透复合膜表面的不同物化特性,诸如表面粗糙度、表面亲水性及表面电荷是影响分离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复合膜进行表面改性,优化表面结构、表面化学组成及形态,使其具有更高的产水量和较为优异的分离性能,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反渗透复合膜的性能,研究开发高性能的反渗透复合膜均具有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高性能反渗透膜及其制作工艺。
一种高性能反渗透膜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Ⅰ.配制溶液1;
Ⅱ.刮涂支撑刮层;
Ⅲ.配制溶液2;
Ⅳ.配制溶液3;
Ⅴ.制备功能层;
Ⅵ.后处理;
Ⅶ.配置溶液4;
Ⅷ.制备防护层。
具体地,所述高性能反渗透膜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Ⅰ.配制溶液1:将溶剂、致孔剂、高分子混合,加热真空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1;所述溶液1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致孔剂4%-10%、高分子15%-22%、余量为溶剂;
Ⅱ.刮涂支撑刮层:将溶液1流延在无纺布上,用刮刀在无纺布上刮出一层溶液层,所得溶液层经过冷水浴凝胶相转化,再经热水浴处理成型,得到支撑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0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