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精密压铸技术生产铝合金、镁合金材及铸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0194.X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华勇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B24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行槽 铸件 固定设置 滑行块 第一腔体 技术生产 精密压铸 镁合金材 配合连接 电动机 铝合金 螺杆 工作效率高 动力配合 左右两侧 导引槽 导引块 两侧面 螺形纹 滑行 伸进 省力 省时 压铸 打磨 对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精密压铸技术生产铝合金、镁合金材及铸件,包括第一基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右侧面的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中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上方通连设置有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底部动力配合连接有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中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形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与所述第一滑行槽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两侧通连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导引槽,所述第一滑行块左右两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引块;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对铸件进行压铸后还能对铸件进行打磨,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精密压铸技术生产铝合金、镁合金材及铸件。
背景技术
精密压铸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一种精密铸造法。现有的压铸设备功能单一,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若需对铸件进行打磨则需另外处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精密压铸技术生产铝合金、镁合金材及铸件,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精密压铸技术生产铝合金、镁合金材及铸件,包括第一基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右侧面的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中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上方通连设置有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底部动力配合连接有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中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形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与所述第一滑行槽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两侧通连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导引槽,所述第一滑行块左右两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引块,所述第一导引块与所述第一导引槽滑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导引块底面与所述第一导引槽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第一滑行块内底部通过轴承固定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向下伸出所述第一滑行块底面并伸进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一旋转轴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齿锥轮,所述第一齿锥轮底部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第一腔体右侧壁中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左侧动力配合连接有向左伸进所述第一腔体中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左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齿锥轮,所述第二齿锥轮可与所述第一齿锥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基体底部壁体中通过轴承固定设置有主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向上伸进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主旋转轴顶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所述主旋转轴向下伸出所述第一基体底部且所述主旋转轴底端固定设置有打磨板,所述第二基体中设置有压铸装置,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底面分别对应设置有前后对称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基台,所述固定基台底面固定设置有防护垫,所述第二电动机上设置有隔声缓震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铸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中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右侧壁体中固定设置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向左伸进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第三旋转轴左端固定设置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左侧端面铰合连接设置有驱进杆,所述第二腔体左侧通连设置有第二导引槽,所述第二导引槽中设置有导引杆,所述导引杆上滑行配合连接有第二导引块,所述第二导引块右端固定设置有起降柱,所述起降柱右侧端面顶部与所述驱进杆铰合连接,所述起降柱底面固定设置有压铸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声缓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机上下两侧面的隔声垫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机前后两次么的缓震板,所述隔声垫和所述缓震板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铸件放在压铸块下方,控制第三电动机工作,第三电动机工作带动第三旋转轴和旋转盘旋转,旋转盘旋转通过驱进杆带动起降柱上下运动,从而对容器内的铸件进行压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华勇,未经何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01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琴式散热压铸模具
- 下一篇:铅酸蓄电池极板群铸焊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