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胀接式焊接拉伸接管及其实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0347.0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5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奚龙;顾君飞;荣彬彬;吴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得换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26 | 分类号: | B23P15/26;F28F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赵海波;孙燕波 |
地址: | 2144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胀接式 焊接 拉伸 接管 及其 实现 工艺 | ||
1.一种胀接式焊接拉伸接管的制造方法,所述接管采用不锈钢管材拉伸成型工艺;上述接管内有通过挤压模挤压加工成型的环形限位槽;上述接管与钎焊板式换热器采用胀接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准备相应尺寸的不锈钢管材;
(2)铣接管底端:对管材底端进行铣加工至接管长度为比目标接管长度与管内孔半径之和短1~3mm,得到环形通孔接管;
(3)旋压模成型:将上述环形通孔接管经过旋压模旋压成型至接管长度尺寸为30~60mm;
(4)翻边模翻边接管底端:采用翻边模将上述旋压成型后的管材底端进行翻边成型至接管底端凸台内孔直径尺寸为32~62mm,外圆直径尺寸为35~65mm;
(5)铣接管底端:对上述加工后的管材底端进行铣端面,铣至接管底端凸台厚度尺寸为1~4mm;
(6)挤压模挤压出限位槽:采用挤压模在距接管顶端尺寸为15~30mm处,挤压成型出槽宽尺寸为1~3mm,内孔直径尺寸为较接管内径短1~3mm的环形限位槽;
(7)清洗胀接处: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接管底端和钎焊板式换热器接口管板孔胀接处,去除油脂、氧化物、灰尘;
(8)胀接:将上述接管底端环形凸台伸入钎焊板式换热器接口管板孔内,用胀管器挤压伸入管板孔中的接管端部,使管端发生塑性变形,管板孔同时发生弹性变形,当取出胀管器后,管板孔弹性收缩,管板与管子间就产生一定的挤紧压力,紧密地贴在一起,达到密封紧固连接的目的;
(9)质检: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对上述接管进行质量检查,质检环节穿插在每一个制造工序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胀接式焊接拉伸接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管有顶端和底端区分,接管顶端内孔直径尺寸范围为40~70mm,接管顶端外圆直径尺寸范围为42~72mm;接管底端为环形凸台,其外圆直径尺寸范围为35~65mm,内孔直径尺寸范围为32~62mm,凸台厚度尺寸范围为1~4mm,在钎焊板式换热器进、出水管口处加工有与所连接接管的底端凸台相应尺寸的接口管板孔;接管长度尺寸范围为30~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胀接式焊接拉伸接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距接管顶端距离15~30mm位置处加工有内孔径为较接管内径短1~3mm,槽宽为1~3mm的环形限位槽,当将与上述接管尺寸相配合的外接水管伸入上述接管内孔时,外接水管能在上述接管内限位槽处卡住并定位,然后再通过焊接工艺将两者连接。
4.一种胀接式焊接拉伸接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准备相应尺寸的不锈钢板材;
(2)连续拉伸模拉伸板材:采用拉伸模将不锈钢板材经过连续拉伸至内孔尺寸为40~70mm,接管顶端外圆直径尺寸为42~72mm;
(3)铣接管两端:将上述经过连续拉伸后得到的管材进行铣加工接管两端至接管长度为比目标接管长度与管内孔半径之和短1~3mm,得到环形通孔接管;
(4)旋压模成型:将上述环形通孔接管经过旋压模旋压成型至接管长度尺寸为30~60mm;
(5)翻边模翻边接管底端:采用翻边模将上述旋压成型后的管材底端进行翻边成型至接管底端凸台内孔直径尺寸为32~62mm,外圆直径尺寸为35~65mm;
(6)铣接管底端:对上述加工后的管材底端进行铣端面,铣至接管底端凸台厚度尺寸为1~4mm;
(7)挤压模挤压出限位槽:采用挤压模在距接管顶端尺寸为15~30mm处,挤压成型出槽宽尺寸为1~3mm,内孔直径尺寸为较接管内径短1~3mm的环形限位槽;
(8)清洗胀接处: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接管底端和钎焊板式换热器接口管板孔胀接处,去除油脂、氧化物、灰尘;
(9)胀接:将上述接管底端环形凸台伸入钎焊板式换热器接口管板孔内,用胀管器挤压伸入管板孔中的接管端部,使管端发生塑性变形,管板孔同时发生弹性变形,当取出胀管器后,管板孔弹性收缩,管板与管子间就产生一定的挤紧压力,紧密地贴在一起,达到密封紧固连接的目的;
(10)质检: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对上述接管进行质量检查,质检环节穿插在每一个制造工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得换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得换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03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