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尘势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0454.3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4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根凡;蒋胜;龙薪羽;杨建军;陈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山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185 | 分类号: | B04C5/185;B0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435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尘势井,属于气固分离技术领域。粉尘势井,应用于旋风除尘器的灰斗内或有类似于螺旋流气固分离的设备中接触到粉料层的区域。粉尘势井包括网格组件;网格组件沿灰斗的圆筒段的径向设置,网格组件包括网格座和多个安装于网格座内的构成网格空腔的板条,网格座位于圆筒段内且网格座抵接于圆锥段,网格座与灰斗的内壁可活动的连接。多个板条交错连接形成网格空腔,网格空腔连通圆筒段和圆锥段。该粉尘势井,在螺旋流气体与粉料堆之间增加一段迟滞层,保护被分离后的粉尘不在被旋流气体二次携带逃逸。该气体迟滞层既不增加螺旋气流的阻力,又不影响粉尘料的下落,提高了旋风分离器对超细粉尘的分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固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粉尘势井。
背景技术
旋风除尘器的原理机构如图1所示,含尘气流由旋风除尘器入口5进入旋风除尘器,在除尘圆筒分离段31和除尘圆锥分离段32产生螺旋流,在除尘圆筒分离段31和除尘圆锥分离段32任意截面的螺旋流分两个区域,外旋流和内旋流,在靠近圆筒内壁面的一部分为外旋流,气体的螺旋方向向下流动;在靠近中心(含中心点)的区域为内旋流,气体的螺旋方向向上流动。向下的旋流会对粉尘产生离心力,从而使粉尘被分离至除尘圆筒分离段31和除尘圆锥分离段32,并将粉尘最终携带至灰斗2内。这样一部分粉尘就会从排灰口4间断排出收集,另一部分粉尘则会在灰斗2底部的中心区域,被向上流动的内旋流重新夹带至上部区域,最后经由升气管6逃逸。同时也有一部分粉尘尚未进入灰斗2就直接逃逸。
据文献分析,进入灰斗的流量占整个旋风除尘器入口流量的42%左右,这42%左右的气体含有95%以上的粉尘。该部分气体触及灰斗底部而后转向上部区域流动的螺旋流其切向速度和速度脉动通常较大,这样极易将已经被分离的粉尘再次夹带至逃逸,从而降低了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果。这就是现有旋风除尘器对超细颗粒(当量粒径≤2.5μm)粉尘分离效果较差的原因之一。据资料介绍现有旋风除尘器对超细颗粒粉尘的分离效果仅仅是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粉尘势井,应用于灰斗内部或有类似于螺旋流气固分离的设备中接触到粉料层的区域,降低了进入灰斗内的粉尘的逃逸,提高了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尘势井,应用于旋风除尘器的灰斗内,包括网格组件;
所述网格组件沿灰斗的圆筒段的径向设置,所述网格组件包括网格座和多个安装于所述网格座内的板条,所述网格座位于所述圆筒段内且所述网格座抵接于灰斗的圆锥段,所述网格座与灰斗的内壁连接,所述多个板条交错连接形成网格空腔,所述网格空腔连通所述圆筒段和所述圆锥段。
在该实施例中,在螺旋流气体与粉料堆之间增加一段迟滞层,保护被分离后的粉尘不再被旋流气体二次携带逃逸。该气体迟滞层既不增加螺旋气流的流动阻力,又不影响粉尘料的下落,提高了旋风分离器对超细粉尘的分离效果。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网格座为圆环结构,所述网格座的直径小于所述圆筒段的内径。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板条的厚度为0.2-5mm。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网格空腔的网格眼为正三角形。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网格空腔的网格眼为正四边形。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网格空腔的网格眼为正六边形。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板条的长度为10-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山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石山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0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风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气-液两相雾化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