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联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0756.0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5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阳春;韦中;王孝芳;黄大鹏;徐大兵;沈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00 | 分类号: | A01N63/00;A01N25/08;A01P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邢贤冬 |
地址: | 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防菌 生物质炭 吸附 青枯病 菌液 番茄 解淀粉芽孢杆菌 根系分泌物 根际定殖 混合悬液 趋化运动 有效限制 有效营养 番茄苗 体积比 振荡器 联合 根际 灌根 菌株 摇床 振荡 发病率 移栽 接种 分类 生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联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方法,包括:将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菌液按照质量体积比1:10~1:20g/mL混合,置于摇床振荡器中振荡使生防菌吸附在生物质炭上,将上述混合悬液以灌根方式接种到移栽1~2周后的番茄苗根际。生防菌为菌株T‑5,其分类名称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生防菌菌液的浓度为1×108~1×1010cfu/mL。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联合能显著降低发病率并提高生防菌在根际定殖的能力;生物质炭能够吸附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效营养成分,抑制青枯菌的生长;吸附青枯菌,显著降低青枯菌的浓度,并有效限制青枯菌的趋化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防治土传青枯病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联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青枯病是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已经成为阻碍番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难题之一。生物防控因其效果显著、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生防菌防控番茄土传病害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生防菌在植物根际稳定定殖是其发挥生防作用的关键,但因土壤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资源相对贫乏,生防菌的实际定殖能力较弱。有研究表明生防菌单一菌剂在土壤中存活能力弱,防控病害的效果并不稳定。提高生防菌在土壤中定殖及存活能力是其发挥生防作用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基于单一运用生防菌或生物质炭均不能完全解决青枯菌对番茄根系的侵染问题,提供一种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联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方法,该方法以生物质炭作为生防菌的载体,充分发挥两者优势以增强生防菌的根际定殖能力,同时生物质炭具有吸附根系分泌物的能力,既可以使青枯菌在趋化作用下远离根际,降低发病风险,又可以作为生防菌生存繁殖的养分,进一步抑制青枯菌,降低青枯病的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联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方法,包括:将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菌液按照质量体积比1:10~1:20(g/mL)混合,置于摇床振荡器中振荡使生防菌吸附在生物质炭上,将上述混合悬液以灌根方式接种到移栽1~2周后的番茄苗根际;其中,每株番茄苗接种生防菌的量为1×109~1×1010cfu。
所述的生防菌为菌株T-5,其分类名称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于2013年12月0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8547。
所述的生防菌菌液的浓度为1×108~1×1010cfu/mL。所述的生防菌菌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在N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活化菌株T-5,30~37℃培养24h,挑取NA固体培养基上的单菌落接种到NA液体培养基中,30~37℃,170~200r/min培养24h,5000~7000r/min常温离心3~8min,收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菌体,重复洗涤3次充分除去残留培养基,最后用无菌生理盐水调节菌株浓度为1×108~1×1010cfu/mL,OD600为1.0左右。其中,所述的NA固体培养基为:葡萄糖10g/L、蛋白胨5g/L、牛肉浸膏3g/L、酵母粉0.5g/L,琼脂粉20g/L,调节pH 7.2~7.4,115℃高压灭菌30min。所述的NA液体培养基为:葡萄糖10g/L、蛋白胨5g/L、牛肉浸膏3g/L、酵母粉0.5g/L,调节pH 7.2~7.4,115℃高压灭菌30min。无菌生理盐水洗涤菌体的方式为:用生理盐水重悬菌体,5000~7000r/min常温离心3~8min,收集菌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0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