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鸣音控制装置和共鸣音的定位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0849.3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5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松永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河合乐器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10H1/34 | 分类号: | G10H1/34;G10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金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鸣 音控 装置 定位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鸣音控制装置和共鸣音的定位控制方法。关于电子钢琴的共鸣音的赋予,不必采取大规模的结构就能够再现自然的定位。在具有多个琴键以及通过所述琴键的按下而发声的音源装置(6)的电子钢琴中,共鸣音控制装置具有:共鸣电路,其对应于所述各琴键对来自音源装置(6)的音源进行立体声输入;多个共鸣电路组(11~13),它们将多个共鸣电路作为1组来进行立体声混音处理;以及延迟电路(17~19),它们对来自所述各共鸣电路组的各立体声输出赋予时间差,共鸣音控制装置将各延迟电路的输出合成而得到立体声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钢琴的效果赋予装置,特别涉及能够以自然的定位再现在原声钢琴被踏下制音踏板的状态下按下任意的琴键时发生的弦的共鸣(阻尼谐振)的共鸣音控制装置和共鸣音的定位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原声钢琴的情况下,若制音踏板被踏下,则在所有的琴键处会随着制音器杆的转动而制音器毡从各弦离开。若在该状态下按下任意的琴键,则琴胆会响应于琴键的按下而进行动作而琴槌敲击琴弦,弦的振动传递到响板上而发出乐音,并且会在与其他的所有琴弦之间产生共鸣(阻尼谐振)。通常情况下(制音踏板未被踏下时),构成为制音器毡接触琴弦而抑制振动。
在电子钢琴的情况下,在作为主音的钢琴的实际声音以外还会赋予各种的附加音或附加效果,由此来提高乐音的真实性,从而接近原声钢琴的发声。
为了再现上述的阻尼谐振,在现有的电子钢琴中进行在发出乐音时对音源赋予共鸣效果的处理(阻尼谐振的立体声输出处理)。
在阻尼谐振的立体声输出处理中,对多个共鸣音赋予左右的音量并将其定位,或者将正相和逆相的输出合成来制作出最终输出的信号。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对模仿管风琴的回声的电子乐器中的管风琴的乐音进行定位后赋予混响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061403号公报
然而,在现有的电子钢琴中进行的阻尼谐振的立体声输出处理中,在赋予基于音量差的定位的情况下,声像变为平面性,在通过正相和逆相的合成处理赋予定位的情况下,存在定位模糊且变得不自然的问题。
此外,虽然若对各琴键的共鸣音赋予左右的时间差并合成,能够再现更为自然的定位,然而通过各琴键来赋予时间差需要大容量的缓存,存在会成为大规模的结构而并不现实的问题点。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在对共鸣音定位后赋予混响,然而并非将共鸣音群组化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关于电子钢琴的共鸣音的赋予,不必采取大规模的结构就能够再现自然的定位的共鸣音控制装置和共鸣音的定位控制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共鸣音控制装置,用于具有多个琴键以及通过所述琴键的按下而发声的发声单元的电子钢琴,该共鸣音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共鸣电路,其对应于各所述琴键而对来自所述发声单元的音源进行立体声输入;多个共鸣电路组,它们分别将多个共鸣电路作为1组来进行立体声混音处理;以及延迟电路,其对来自各所述共鸣电路组的各立体声输出赋予时间差,所述共鸣音控制装置将各所述延迟电路的输出合成而得到立体声输出。
第二方面的共鸣音控制装置基于第一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
来自构成各共鸣电路组的多个共鸣电路的立体声输出根据键盘上的琴键位置而被赋予左右的音量差。
第三方面的共鸣音控制装置基于第一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
来自各共鸣电路组的立体声输出根据键盘上的琴键位置而被赋予不同的延迟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河合乐器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河合乐器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0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合曲风的钢琴演奏音质评价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节拍的提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