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复合桩基础桩顶空腔封灌的施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0986.7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0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屈伟;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62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朱芳雄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顶 注浆 施工装置 新型注浆 复合桩 基础桩 底管 顶空 筏板 封灌 二次浇注 钢筋绑扎 工程成本 工作效率 空腔内部 传统的 地基土 管口 基桩 空腔 埋置 浅层 主筋 焊接 浇筑 侧面 封闭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桩基础桩顶空腔封灌的施工装置:在桩顶进行二次浇注时,将新型注浆底管与主筋焊接牢固并浇筑在二次桩顶内部,管口插入桩顶空腔内部;基桩外的新型注浆底管埋置在地基土浅层,并由筏板侧面引出至地面。跟传统的注浆方法相比,本发明可以经济合理地实现对桩顶空腔的注浆封闭工作,可在确保注浆效果的同时,保证筏板的整体性不受破坏及钢筋绑扎工作的顺利展开,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桩基础桩顶空腔封灌的施工装置,尤其是用于桩顶设置弹性支座的复合桩基础的桩顶空腔封灌。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大力推进,桩基础这一古老的基础形式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作为桩基础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桩筏基础,近年来同样发展迅速,桩筏基础,顾名思义是指桩与承台共同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基础形式,具有基础整体性好、抗弯刚度大、适应性广且便于实现桩土共同作用等优点。
常规桩筏基础桩-筏之间直接刚性连接,其整体刚度由筏板刚度和桩基支承刚度决定。如为某些原因需调节桩筏刚度,则筏板刚度可通过筏厚调整,但往往造价较高;桩基支承刚度则可通过改变桩长、桩径以及桩距等方法来调整,但不同桩径、不同桩长的布桩方式受上部结构形式和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应用范围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复合桩基础新技术旨在在桩顶与筏板之间设置弹性支座来调整、优化桩筏的支承刚度,此举可以实现经济、有效地根据需要调整桩筏基础的整体刚度。
与常规桩筏基础相比,复合桩基础的特点仅在于在桩顶设置了可人为按需设定刚度的弹性支座。上述改进使人为有效、经济地干预桩筏基础的整体刚度提供了可能,同时极大地扩展了桩筏基础的应用领域。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复合桩基础可用于以下多种情形:①浅层地基土承载力较高,具有一定利用潜力,且桩基类型为端承型地区,需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情况。此种情况又称为端承型桩复合桩基,与应用于软土地区的常规复合桩基合称为广义复合桩基;②以减小差异沉降和筏板(承台)内力为目标的变刚度调平设计;③考虑建筑物老桩基的承载潜力,新、旧桩基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的情况;④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桩筏基础,如建筑场地基岩面起伏较大或缺失以及土岩组合地基等地基土支承刚度严重不均匀的情况;⑤上述两种或多种情况的组合。
采用复合桩基础形式,为了增加桩顶的耐久性,在建筑物沉降稳定后需要将桩顶空腔进行注浆封闭。目前传统的注浆封闭方法主要为“上引法”,即通过在弹性支座安装时在上盖板上开孔,注浆管与盖板焊接牢固并垂直穿过筏板引出,并进行注浆。
目前传统的“上引法”为复合桩基础主要的注浆封闭方法,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但是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注浆管与盖板焊接联通,必须在盖板上进行开孔并焊接接头,而盖板为一到两公分的钢板,刚度大,在其上面开孔难度大,大大增加的生产成本;焊接在盖板上的接头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便于保护,容易破坏变形,且不易更换,这给后期注浆管与盖板的连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筏板内部钢筋纵横交错,数量巨大,而“上引法”是将注浆管穿过筏板引出至地面,因此带来了一个极大的难题:钢筋不易绑扎!钢筋绑扎之前,注浆管已经安装完毕,接着进行绑扎钢筋显然会与注浆管“打架”,从先前的工程案例中可以发现,诸如钢筋下放与搬运困难、注浆管被钢筋撞歪甚至撞断、为避开注浆管位置而造成钢筋布置不均匀等问题屡次出现。
3、注浆管顶部冒出筏板20cm左右,由于地下水作用,在注浆封闭之前管内地下水会源源不断往上涌,造成地下室内部积水严重,这个后期地下室车库的装修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4、筏板内分布有数量众多的注浆管,虽然后期管内有浆液充填,但充填效果得不到保证,筏板的整体性得到了破坏,而建筑物使用年限一般都大于50年,长期的荷载作用下是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用于复合桩基础桩顶空腔的封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0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