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胸腔置管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1173.X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5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兴;蒋贤高;施伎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34;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蔡陈祥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腔置管引流装置,包括有外管,活塞管,探针和密封件,活塞管套接于外管内,密封件位于外管和活塞管之间,用于防止本装置置入胸腔拔除活塞管后,胸腔内的气体或体液从外管溢出;探针一端延伸出活塞管,便于将本装置置入患者的胸腔;在外管外壁上有连接板,连接板上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将外管固定在人体上;固定组件包括滑移块、连接块和固定块,固定块上有黏贴层,黏贴层具有很好的粘性,保证固定块能够牢固得贴在人体皮肤上,从而固定住外管,同时根据外管进入人体的深度,滑移块可以沿外管轴向方向移动,便于顺利的抽取患者胸腔内的积液,使患者尽快康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胸腔置管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腔隙,在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表现上有一层很薄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和其中的液体并非处于静止状态,在每一次呼吸周期中胸膜腔的形状和压力均有很大变化,使胸膜腔内液体持续滤出和吸收并处于动态平衡。各种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即产生胸腔积液。
当胸腔内积液过多,常需要反复抽液冲洗,注药;传统的胸腔置管引流装置主要包括有外管、用于抽液的活塞管和用于穿刺的穿刺针;在进行抽液时,需要先将穿刺针刺入患者胸腔内部,进入人体一定深度后,拔出穿刺针,用胶带将外管固定,便于进行抽液;由于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活塞管进入人体内部的深度也略有不同,常需要多次调整穿刺针进入患者的深度,才能进行抽液;在每次微调时,都需要先将原有胶带撕掉,等到微调结束,再用胶带重新固定外管,才方便抽液,十分麻烦,延长了手术时间,容易对患者造成其他伤害,影响患者的康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置管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在进行胸腔穿刺手术时,不需要多次重新固定外管,十分方便,利于缩短手术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腔置管引流装置,包括有外管、活塞管、探针和密封件,所述活塞管套接于外管内,所述探针套接于活塞管内,所述密封件位于活塞管和外管之间;所述探针一端从活塞管中伸出;所述外管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外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将外管固定在人体上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移块、连接块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与皮肤紧密粘合的黏贴层,所述滑移块滑移连接在连接板上,且沿着外管轴向方向滑移;所述连接板背离外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滑移块一侧插入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滑移块滑动的限位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若干个限位齿,所述限位齿与第一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移块相对限位齿一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滑移块上开设有第二凹槽,该滑动组件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有半球体、柱体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二凹槽内,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二凹槽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柱体固定连接;所述柱体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柱体与半球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保持半球体露出第二凹槽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移块与连接块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滑移块上设置有定夹头和动夹头,定夹头与滑移块固定连接,动夹头与滑移块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动夹头的第三凹槽和用于容纳定夹头的第四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开口方向相反;通过控制动夹头相对定夹头远离或者靠近,使得连接块与滑移块相脱离或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中心医院,未经温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11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吸脂针
- 下一篇:一种ICU护理用快速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