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钢丝绳部件的铁路装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1551.4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8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彪;王立龙;徐振军;张吉;廖继斌;李杨;薛纯;柴国涛;黄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亚洲 |
地址: | 232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车绞车 轮盘 铁路装车系统 调车 钢丝绳部件 钢丝绳 滑车部件 导向轮 支撑座 小车 一端连接 油管架 注油管 辊轮 重锤 人身安全隐患 改进 钢丝绳连接 小车运动 注油机 注油口 减小 注油 磨损 缠绕 加油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钢丝绳部件的铁路装车系统,包括调车绞车、滑车部件、重锤、调车小车、钢丝绳、辊轮和导向轮;所述调车绞车设置在滑车部件一侧,所述重锤设置在滑车部件的另一侧,所述调车小车两侧均通过钢丝绳与调车绞车连接,且所述调车绞车控制调车小车运动,所述辊轮和导向轮通过钢丝绳连接设置在调车小车和调车绞车之间;所述导向轮包括轮盘支撑座、轮盘、注油管、注油机和油管架,所述轮盘支撑座固定着轮盘,所述注油管一端连接在轮盘支撑座注油口处,一端连接在注油机上,且缠绕在油管架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进钢丝绳部件的铁路装车系统,减小铁路装车系统中钢丝绳的磨损,降低加油时人身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装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钢丝绳部件的铁路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装车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尤其是钢丝绳与改向压辊之间的磨损,钢丝绳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辊轮进行支撑或下压,防止其与地面、轨道摩擦,损坏钢丝绳,以及保证其运转角度满足现场使用要求。由于钢丝绳与辊轮均为圆形结构,其结合面为点接触,结合面处受力较大,加重钢丝绳与辊轮的磨损;磨损一段时间后,辊轮容易形成锯齿沟槽,进一步加大对钢丝绳的磨损,严重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此外,钢丝绳导向轮位于铁路线的两侧,原轮盘加油需要岗位司机进入轮盘组内,申请停电后,使用油杯进行加油工作,给静止的轮盘加油,使用油杯费时费力,且无法使润滑油充分的进入轴套之中,其润滑效果较差,导致轴套磨损严重;钢丝绳为露天铺设,在风吹日晒下,外层钢丝绳表面出现明显的锈蚀损伤,最终导致断丝,严重缩短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减小铁路装车系统中钢丝绳的磨损,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改进钢丝绳部件的铁路装车系统,包括调车绞车、滑车部件、重锤、调车小车、钢丝绳、辊轮和导向轮;
所述调车绞车设置在滑车部件一侧,所述重锤设置在滑车部件的另一侧,所述调车小车两侧均通过钢丝绳与调车绞车连接,且所述调车绞车控制调车小车运动,所述辊轮和导向轮通过钢丝绳连接设置在调车小车和调车绞车之间;
所述导向轮包括轮盘支撑座、轮盘、注油管、注油机和油管架,所述轮盘支撑座固定着轮盘,所述注油管一端连接在轮盘支撑座注油口处,一端连接在注油机上,且缠绕在油管架上;所述注油口设置在轮盘支撑座与轮盘中心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辊轮包括油盒和固定在油盒内的辊轮本体,所述油盒固定在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辊轮为压辊或托辊,所述压辊和托辊的个数至少为一个;其中,压辊的辊轮本体位于钢丝绳上方;托辊的辊轮本体位于钢丝绳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的个数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轮盘支撑座为U型结构,且U型结构的平行两面其中一面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辊轮本体上还设置有绳槽,所述辊轮上端还设置有挡雨罩。
进一步地,所述油盒上端还设置有钢丝绳清扫器。
进一步地,所述油盒包括辊轮支撑座和设置在辊轮支撑座两侧的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下部设置有油口。
进一步地,这种改进钢丝绳部件的铁路装车系统的使用方法,步骤包括:利用辊轮调节钢丝绳的高低,导向轮调节钢丝绳的方向,通过调车绞车带动连接在调车小车两侧的钢丝绳牵引调车小车来回移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进导向轮的铁路装车系统,在导向轮加油时无需停电施工,节约时间,且加油点设立在安全位置,避免接触转动部位,大大减少了人生安全隐患,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缓解了设备的维护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15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装卸机
- 下一篇:在铁路装车过程同步实现自动处理装车超欠重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