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褐藻多酚在制备防治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2314.X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4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闫建国;周亚莉;谭洁;邵晓云;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03 | 分类号: | A61K36/03;A61P25/16;A61P39/0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周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褐藻多酚 帕金森病 神经元 运动功能障碍 细胞模型 帕金森 制备 动物模型实验 帕金森病药物 神经保护效应 剂量依赖性 神经元死亡 动物模型 含量增加 神经毒素 神经毒性 氧化损伤 新用途 防治 可用 离体 小鼠 治疗 预防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褐藻多酚在预防与治疗帕金森病中的一种医药新用途。本发明通过离体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实验和在体动物模型实验证明,褐藻多酚能抑制神经毒素MPP+/MPTP所致的神经元死亡和运动功能障碍及神经元CAT活和LDH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的氧化损伤;褐藻多酚能抑制MPP+/MPTP的神经毒性,有较好的剂量依赖性,褐藻多酚对帕金森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神经元有一定的神经保护效应,可减轻帕金森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可用于制备防治帕金森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褐藻多酚的应用,具体涉及褐藻多酚在制备预防与治疗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病率第二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大约是1.7%,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治疗效果差、费用昂贵等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负担。PD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等运动功能障碍。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大量丢失和路易小体的形成(Lewy body)。尽管PD的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都很清楚,但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异性死亡的机制仍不十分明确。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PD一旦发病出现临床症状,50-60%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已经退行死亡,纹状体的多巴胺减少了70-80%,此时药物或其他疗法均已很难逆转病程,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案。因此,探讨PD发病的分子机制,寻找有效的干预药物,对于保护我国人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褐藻多酚(Phlorotannin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植物褐藻中的以间苯三酚为结构单元的植物多酚。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褐藻多酚具有广泛的生理生化活性,褐藻多酚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有效清除自由基;褐藻多酚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抗糖尿病综合症,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生物活性功能。褐藻多酚是可食用的天然抗氧化物,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褐藻多酚在预防与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提供新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褐藻多酚的一种药物新用途。
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褐藻多酚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褐藻多酚作为药效成分的药物制剂为注射剂、散剂、颗粒剂、粉剂、丸剂、口服液、片剂等任一剂型,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
所述褐藻多酚亦可在制备预防和辅助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保健品中应用。
所述褐藻多酚作为作为有效成分的保健品剂型为散剂、颗粒剂、粉剂、丸剂、口服液、片剂等任一剂型,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通过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褐藻多酚有防治帕金森病的效果,起到抑制因帕金森病所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减少和运动功能障的一系列问题。褐藻多酚的预防和治疗有效量,应按照治疗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确定。
本发明所述的褐藻多酚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能起到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抗凝血、抗过敏等作用,并且是可食用的天然抗氧化物,毒副作用极小。褐藻多酚可以通过市售得到,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提取获得,提取方法成熟。
本发明人研究了神经毒素MPP+/MPTP的致帕金森病作用,发现MPP+/MPTP致帕金森病发病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引起神经元氧化应激,活性氧产生增加,神经元死亡,进而引起小鼠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未经桂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2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