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性主体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2502.2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6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李子澍;石宇;孟凡民;周银波;胡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94 | 分类号: | C07D209/94;C07D401/10;C07D403/04;C07D403/10;C07D405/04;C07D409/04;C07D411/04;C07F9/6571;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双极性 载流子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应用 高玻璃化转变 绿光主体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 三线态能级 外量子效率 材料制备 传输空穴 传输能力 电流效率 发光效率 功率效率 启亮电压 双极特性 主体材料 单线态 热分解 优选 制备 | ||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极性主体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应用。本发明的双极性主体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载流子注入和传输能力,具有良好的传输空穴和电子的双极特性,因此,使用这种材料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启亮电压低、发光效率高等优点;本发明的双极性主体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较大的分子量,具有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化合物的稳定性高,有利于显著提高器件的寿命;本发明的双极性主体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单线态和三线态能级,可优选作为绿光主体材料使用。应用本发明的双极性主体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作为主体材料,制备的器件能够有效提升外量子效率、功率效率和电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极性主体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应用。
背景技术
磷光材料可以充分利用电致发光器件中电子空穴复合产生的占75%比例的三线态激子,单线态激子发生系间窜越,向更低能级的三线态转移,能使磷光器件的激子利用率达到100%。磷光材料通常作为客体材料掺杂在主体材料中,有效的主体材料应具有理想的带隙以便使能量有效转移到客体,良好的载流子传输性质以便在发射层中实现载流子的平衡重组,与邻近层的能级匹配以实现有效的电荷注入,足够的热和形态学稳定性以延长器件寿命,因此主体材料的开发对于高效率的电致磷光发光极其重要。
传统的主体材料通常只具有单一载流子传输性质,这种不平衡的载流子传输性质已经显示出对OLED的开启电压和寿命的不利性。开发新的主体材料要求必须具有好的双极载流子(空穴和电子)注入和传输性质,以避免载流子在发光层和电荷传输层之间累计,引起界面处激基复合物发光,导致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功率效率、电流效率等主要参数偏低、启亮电压偏高、光谱不稳定等现象。因此,近年来可平衡载流子传输的双极主体材料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极性主体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极性主体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Ar为C1-C1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脂肪族直链或支链烷基、C6-C3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C3-C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杂原子芳基;
R1、R2、R3、R4、R5、R6、R7、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氘原子、C1-C10 的脂肪族直链或支链烷基、C1-C10的脂肪族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进一步,所述的含杂原子芳基中所述的杂原子为氮、氧或硫原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R1、R2、R3、R4、R5、R6、R7、R8中,任意两个相邻基团相互键合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结构。
更进一步,R1、R2、R3、R4、R5、R6、R7、R8中,任意两个相邻基团相互键合形成蒽或苯并菲结构。
进一步,Ar为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下式所列化合物C1-C40,是符合本发明精神和原则的代表结构,应当理解,列出以下化合物结构,只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2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