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弯曲拉挤型材的生产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2570.9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7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竺铝涛;郑少杰;祝成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碳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弯曲 拉挤型材 生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弯曲拉挤型材的生产装置,包括纱架、导纱器、去湿装置、导辊、综合反应模具、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纱架包括纱架一和纱架二,纱架一和纱架二上都设置有纱线,纱线依次通过导纱器、去湿装置和导辊后进入综合反应模具内的通道,纱架、导纱器、去湿装置、导辊、综合反应模具、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依次设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性能弯曲拉挤型材的生产方法,纱架一和纱架二上的纱线依次经过导纱器、去湿装置、导辊、综合反应模具、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成为弯曲拉挤型材。本发明运用了去湿装置,对浸胶以及成型之前的纤维进行了去湿,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后续工艺中材料的含水率,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曲拉挤型材的加工方法,具体为一种高性能弯曲拉挤型材的生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拉挤型材是由纤维粗纱(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等)或其织物在外力牵引下,经过树脂(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浸胶、挤压成型、加热固化、卷绕或定长切割,连续生产复合材料线型制品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于连续化生产断面形状固定不变的复合材料制品,其生产工艺具有如下特点:一、工艺简单、可以连续化生产,拉挤型材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4m/min以上,生产效率高;二、拉挤过程中,纤维都是连续呈充分伸直状态,纤维的力学性能达到充分发挥,因此赋予了型材优异的拉伸和弯曲性能。
目前,拉挤工艺按照树脂浸渍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开放式拉挤和注塑拉挤两种,但是这两种拉挤工艺主要用来生产直线的拉挤型材,而目前汽车、结构用建材、体育休闲等领域却越来越多的需要弯曲的拉挤型材,如汽车弓形板簧、弓箭、桥梁横梁、空客机仓骨架、航天飞行器内骨架等器材。
据了解,目前拉挤厂家主要生产直线型拉挤型材,缺少经济实用的弯曲拉挤型材的制造工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复合材料型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高性能弯曲拉挤型材的生产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弯曲拉挤型材的生产装置,包括纱架、导纱器、去湿装置、导辊、综合反应模具、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
所述纱架包括纱架一和纱架二;所述纱架一和纱架二上都设置有纱线;
所述纱线依次通过导纱器、去湿装置和导辊后进入综合反应模具内的通道;
所述纱架、导纱器、去湿装置、导辊、综合反应模具、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依次设置。
作为对本发明高性能弯曲拉挤型材的生产装置的改进:综合反应模具包括依次连通的预成型区、加热区和冷却区。
作为对本发明高性能弯曲拉挤型材的生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成型区、加热区和冷却区内的通道为弧形通道。
作为对本发明高性能弯曲拉挤型材的生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成型区连接有注塑装置。
作为对本发明高性能弯曲拉挤型材的生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塑装置包括两个内含不同树脂的注塑罐,两个注塑罐通过管道连接后与预成型区内的通道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性能弯曲拉挤型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纱架一和纱架二上的纱线通过导纱器引出,合成一束纱线,穿过去湿装置去湿,然后由导辊引入预成型区;
2)、经过去湿的纱线经过预成型区,在预成型区中加热去除纱线中的水分,注塑装置的两个注塑罐中树脂通过管道汇合成双组份树脂注入预成型区,加入到纱线上,混合后的树脂浸润纱线;
3)、接着预热后的纱线和双组份树脂经过加热区,在加热区中双组份树脂与纱线在高温下相互反应固化成型,形成带有温度的弯曲拉挤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碳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杭州碳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2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