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车刀的刹车盘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3011.X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3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付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曼德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B23B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潘育敏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车刀 刹车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属于车床刀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车刀的刹车盘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车刀具有粗刀片和精刀片;沿垂直于车刀的刀杆轴线的方向,由精刀片朝向粗刀片设置为第一预设方向,由粗刀片朝向精刀片设置为第二预设方向;将车刀沿着平行于刹车盘体通孔的轴线方向进给至粗刀片的主刀尖与内边沿接触;此时旋转刹车盘,同时粗刀片沿第一预设方向进给;将车刀沿第二预设方向进给至精刀片的主尖刀与内边沿位于同一直线上,然后将车刀沿着直线进给至精刀片的主尖刀与内边沿接触;此时旋转刹车盘,同时精刀片沿第二预设方向继续进给。该生产工艺操作简单,无需换刀即可实现粗精车,车刀对刹车盘的定位快速准确,能大大节约换刀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床刀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车刀的刹车盘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车刀对刹车盘的内底安装面进行表面切削加工需要先进行粗加工再进行精加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先使用粗车刀对其进行粗加工,再换精车刀对其进行精加工。在换刀的过程中,不仅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而且机床可能因此增加一个滑枕或回转刀塔,增加成本,且回转刀塔需要的重复定位,精度大大降低,加工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车刀的刹车盘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操作简单,在实施过程中无需换刀即可实现粗精车,且车刀对刹车盘的定位快速准确,能够大大节约换刀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优选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利用车刀的刹车盘生产工艺,采用车刀对刹车盘进行加工,刹车盘具有相互连接的刹车盘体和安装盘体,刹车盘体具有刹车盘通孔,安装盘体具有安装盘体通孔;安装盘体具有朝向刹车盘体设置的内底安装面,内底安装面具有内边沿和外边沿,该工艺包括:粗切削:车刀具有粗刀片和精刀片;沿垂直于车刀的刀杆轴线的方向,由精刀片朝向粗刀片设置为第一预设方向,由粗刀片朝向精刀片设置为第二预设方向;将车刀沿着平行于刹车盘体通孔的轴线方向进给至粗刀片的主刀尖与内边沿接触;此时旋转刹车盘,同时粗刀片沿第一预设方向进给,以使粗刀片由内边沿行走至外边沿,进行内底安装面的粗加工切削;精切削:停止刹车盘的旋转和粗刀片的进给,将车刀沿第二预设方向进给至精刀片的主尖刀与内边沿位于同一直线上,然后将车刀沿着直线进给至精刀片的主尖刀与内边沿接触;此时旋转刹车盘,同时精刀片沿第二预设方向继续进给,以使精刀片由内边沿行走至外边沿,进行内底安装面的精加工切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内底安装面的内外半径差设置为第一间距;沿第一预设方向,精刀片的主尖刀至粗刀片的主尖刀的距离设置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安装盘体通孔位于内底安装面的直径设置为第三间距,第三间距大于第二间距。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车刀还包括刀杆和刀头;刀头沿刀杆的轴线方向凸设于刀杆;刀头远离刀杆的端部的一边沿凹设有用于容纳粗刀片的第一容纳缺口,相对设置的另一边沿沿平行于刀杆的轴线方向凸设有用于连接精刀片的固定部;固定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精刀片的第二容纳缺口。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刀杆具有与刀头连接的连接面,粗刀片的主刀尖距离连接面所在平面的最短距离设置为第四距离;精刀片的主刀尖距离连接面所在平面的最短距离设置为第五距离;第四距离大于第五距离。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粗刀片与精刀片之间具有切削避让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粗刀片的主刀尖具有与自身相邻连接的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一副切削刃,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一副切削刃之间的夹角呈锐角;第一主刀尖朝向并垂直连接面所在面的方向设置为第一预设方向,第一主切削刃与第一预设方向的夹角呈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曼德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曼德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30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双官能团硅氧烷制备粒径小于2nm银胶体的方法
- 下一篇:靶材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