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承插口或钢承口砼管道接缝处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4517.2 | 申请日: | 201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尹蕊;刘亚东;王海军;徐征亚;张献军;刘禹;任晓刚;王韩;蒋锐;薛晨曦;周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缝处 基层处理剂 液体橡胶层 防水结构 喷涂 承插口 钢承口 热缩带 外管壁 砼管道 渗漏 施工 服役寿命 管道接缝 管道接头 管道渗漏 管道外壁 施工费用 可靠度 包覆 密封 地下水 抢修 抢险 覆盖 污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插口或钢承口砼管道接缝处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管道接缝处两侧管道外壁上的基层处理剂层,基层处理剂层沿接缝处向两侧的管道外管壁上分别外延至少400mm;基层处理剂层上设有覆盖在接缝处上方的1.5mm‑2.5mm厚度的喷涂速凝液体橡胶层,喷涂速凝液体橡胶层沿接缝处向两侧的管道外管壁上分别外延至少300mm;喷涂速凝液体橡胶层上包覆有热缩带,热缩带的厚度至少为1mm。本发明的防水结构提高了管道接头密封的可靠度和耐久性,可实现管道渗漏时的快速抢险抢修,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施工费用,降低了渗漏的发生,对减少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延长管道的服役寿命、提高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砼管道,尤其涉及一种承插口或钢承口砼管道接缝处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特别涉及城市地下排水管道中承插口或钢承口砼管道接缝处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市政排水管网相继老化、新管网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由城市排水管网渗漏导致的路面塌陷,轻者引起线性裂缝、网状裂缝,重者导致局部路面破坏、坍塌,甚至出现大坑,引发沉车陷人事件,严重威胁通行者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地排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排水管管道接缝渗漏是城市给排水系统最主要、最常见的问题。
目前,城市排水管道90%以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其接口方式主要有平口、企口(钢承口)和承插口三种,如图1-图3所示。城市管网的特点是长距离、多管径、需适应多系统(雨水/污水/特种水/生态水)、环境及地质条件变化大、应力集中于管道接缝部位。排水管道通常铺设于地下,属于隐蔽工程,出现问题不易被察觉;长距离水介质输送时,管内壁剪切力、管节蠕动、地质环境变化导致的土地承载力变化及地震等自然灾害,都会使管道产生位移,轴向和径向位移产生的作用力均集中在管道接缝部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承插口或钢承口砼管道接缝处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承插口或钢承口砼管道接缝处的防水结构,包括管道接缝处两侧管道外壁上的基层处理剂层,基层处理剂层沿接缝处向两侧的管道外管壁上分别外延至少400mm;基层处理剂层上设有覆盖在接缝处上方的1.5mm-2.5mm厚度的喷涂速凝液体橡胶层,喷涂速凝液体橡胶层沿接缝处向两侧的管道外管壁上分别外延至少300mm;喷涂速凝液体橡胶层上包覆有热缩带,热缩带的厚度至少为1mm。
基层处理剂层与喷涂速凝液体橡胶层之间还设有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形成的厚度为1mm-2mm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沿接缝处向两侧的管道外管壁上分别外延长度与喷涂速凝液体橡胶层相同。
基层处理剂为与喷涂速凝液体橡胶层和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分别化学性能相容的环氧型基层处理剂。
环氧型基层处理剂为双组份环氧基层处理剂或单组份环氧基层处理剂;双组份环氧基层处理剂为油溶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物,固化剂为咪唑类、聚酰胺以及酸酐类环氧固化剂,单组份环氧基层处理剂为水乳型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双组份环氧基层处理剂所用的固化剂为咪唑类、聚酰胺以及酸酐类环氧固化剂。
一种钢承口砼管道接缝处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除两管接缝处对接面上及两管内外壁上距接缝处至少400mm内的全部灰尘及异物,在两管道连接的对接面涂抹非油脂润滑剂;
(2)在管道接缝处两侧的管道外管壁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形成基层处理剂层,用于固定浮浆、砂砾、增加表面洁净度和强度,保证粘附效果,基层处理剂层的宽度沿接缝处向两侧的管道外管壁上分别外延至少400mm,然后在接缝处7外端端口71处用无纺布胶带5、环氧腻子、柔性外墙腻子或者丁基橡胶密封膏中的任一种填平压实,即与基层处理剂层的外环面相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4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