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久检验通道组件及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5854.3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6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成;马晓宇;吴小康;张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19/00 | 分类号: | B63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久 检验 通道 组件 船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久检验通道组件,涉及永久检验通道组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永久检验通道组件包括:外板和舱壁,外板的内侧面设有外板纵骨,外板纵骨与舱壁连接固定;舱壁沿外板纵骨的延伸方向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供检验人员通过;通孔跨设于外板纵骨且外板纵骨自通孔的外壁向通孔的内壁方向贯穿插入通孔。将本发明提供的永久检验通道组件应用于船舶中,解决现有技术中行走平台需要设置较宽、较厚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永久检验通道组件及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舱壁上通常开设有永久检验通道(英文全称:Permanent Means of Access;简称:PMA),以供船级社验船师和船员等检验人员通过,从而,方便对船舶进行检查,永久通道下方设置有供验船师和船员行走的行走平台。
船舶外板上设有外板纵骨,在传统船舶中,永久检验通道与外板纵骨之间有一定距离,从而,为使检验人员正常通过永久检验通道,需要将行走平台的宽度设置的较大。同时,为了使行走平台具有足够的强度,行走平台需要足够厚。因此,现有的船舶中,行走平台用料较多,造成浪费。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永久检验通道组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行走平台需要设置较宽、较厚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永久检验通道组件包括:外板和舱壁,所述外板的内侧面设有外板纵骨,所述外板纵骨与所述舱壁连接固定;
所述舱壁沿所述外板纵骨的延伸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检验人员通过;
所述通孔跨设于所述外板纵骨且所述外板纵骨自所述通孔的外壁向所述通孔的内壁方向贯穿插入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沿所述通孔的周向,所述通孔壁设置有贴筋。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通孔壁的自由端的贴筋自所述舱壁的中心向所述舱壁的两侧延伸变宽。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壁的自由端的贴筋自所述舱壁的中心向所述舱壁的两侧以类八字形式延展。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壁的自由端的贴筋相对于所述舱壁的中心线对称延展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壁的两个所述自由端的贴筋对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壁的自由端设有倒角,所述倒角弧朝所述外板纵骨的方向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壁的两个自由端均设有倒角,两个所述倒角对称设置于所述外板纵骨的两侧。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通孔壁的自由端的贴筋削斜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永久检验通道组件包括:外板和舱壁,外板的内侧面设有外板纵骨,外板纵骨与舱壁连接固定;舱壁沿外板纵骨的延伸方向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供检验人员通过;通孔跨设于外板纵骨且外板纵骨自通孔的外壁向通孔的内壁方向贯穿插入通孔。由于舱壁上的通孔跨设在外板纵骨上,通孔与外板之间的距离减小,由通孔远离外板的边缘至外板的距离减小,因此,行走平台由通孔远离外板的边缘的下方延伸至外板,因此行走平台的设计宽度可以做小,厚度可以做薄,节省了制作行走平台的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行走平台需要设置较宽、较厚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船舶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永久检验通道组件。
所述的船舶与上述的永久检验通道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5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用光伏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可展开钢板的吸力贯入式锚泊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