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及其作为MptpB抑制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6219.7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6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超;陈柯全;邵嘉乐;左志芳;罗志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A61K31/7048;A61P31/06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于跃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酮糖苷 类化合物 抑制剂 烷基 烷基甲酰 可接受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及其作为MptpB抑制剂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结构如下: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为C1‑C6烷基;R3选自H、C1‑C6烷基甲酰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及其作为MptpB抑制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红薯(又称地瓜、甘薯、山芋等),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广泛栽培的四大农作物之一,我国红薯种植面积约1000万hm2/y左右,年总产量达1.5亿吨,红薯通常以食用块根为主,其叶、梗(茎)做为副产品,除极少部分被加工成食品或做为家畜饲料外,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田间地头,任其自由风干或者腐烂,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研究表明,红薯叶及茎中含有极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绿原酸、多糖和类胡萝卜素等。其中干品中:黄酮类含量约为0.2%左右,绿原酸含量在0.15-0.3%左右,多糖含量3-7%左右。黄酮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如抗癌、抗炎、调节内分泌和提高免疫力等,是一种新兴功能食品中的重要生物活性因子之一。本发明通过利用生物酶对红薯叶进行发酵,然后进行提取分离的方法获得了红薯叶黄酮提取物,并进一步对该红薯叶黄酮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了2个新型黄酮糖苷化合物。本发明红薯叶黄酮提取物及新型黄酮糖苷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酪氨酸磷酸酶(MptpB)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MptpB被认为是抗结核药物的新靶点。因此,本发明红薯叶黄酮提取物及新型黄酮糖苷化合物有望被开发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结核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薯叶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薯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的红薯叶粉碎与适量的酵母粉、乙酰辅酶A和葡萄糖混匀,加适量的水,调pH至4.0-5.0,于30-40℃下,发酵48-72小时后,加体积分数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8-10小时后,过滤,滤液浓缩得粗提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粗提物加入萃取釜中,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得所述红薯叶黄酮提取物。
步骤(1)所述粉碎优选粉碎至20-80目,每千克红薯叶使用酵母粉5-10g、乙酰辅酶A 1-2mg和葡萄糖1-2g,每千克红薯叶使用水1.2-1.5L、95%的乙醇溶液3.0-4.0L;
步骤(2)中萃取压力为28-30MPa,萃取温度为45-48℃,CO2流量为50-55L/h,萃取时间为2-3h,分离釜I温度为38-40℃,压力为10-12MPa,分离釜II温度为32-35℃,压力为6-8MPa。所述红薯叶黄酮提取物中化合物1-2的总含量在25%以上,化合物1-2的结构如下: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红薯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的红薯叶粉碎与适量的酵母粉、乙酰辅酶A和葡萄糖混匀,加适量的水,调pH至4.0-5.0,于30-40℃下,发酵48-72小时后,加体积分数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8-10小时后,过滤,滤液浓缩得粗提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粗提物加入萃取釜中,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得所述红薯叶黄酮提取物。
步骤(1)所述粉碎优选粉碎至20-80目,每千克红薯叶使用酵母粉5-10g、乙酰辅酶A1-2mg和葡萄糖1-2g,每千克红薯叶使用水1.2-1.5L、95%的乙醇溶液3.0-4.0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62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