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其壳体和壳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6447.4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H04M1/02;C23C14/08;C23C14/10;C23C28/04;B05D7/02;B05D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贾凤涛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及其 壳体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的壳体,该壳体包括塑料基材、设置于塑料基材上的结合层、设置于结合层上的光学膜层、设置于光学膜层上的抗蚀层、设置于抗蚀层上的色漆层、设置于色漆层上的面漆层;其中,结合层、抗蚀层、色漆层以及面漆层均为可透光材质,光学膜层包括通过溅射或者蒸镀工艺形成在结合层上的至少一层金属氧化物层,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壳体的制造方法,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高壳体的通透感且便于壳体颜色的多样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壳体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壳体是电子装置的必要部件,在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最初兴起时主要是采用金属材质的壳体,但金属壳体的热传导性太强导致用户在握持时对温度的感觉会较强,且金属壳体的成本较高,因此塑料壳体渐渐替代金属壳体成为主流。然而塑料壳体由于色彩沉闷,不具有通透性,色彩层次感较差,颜色可调性差,如何提高塑料壳体的通透性、色彩层次感,颜色可调性,以及如何采用更加简单的工艺实现陶瓷和玻璃的视觉效果成为各大厂商关注的焦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壳体,该壳体包括塑料基材、设置于塑料基材上的结合层、设置于结合层上的光学膜层、设置于光学膜层上的抗蚀层、设置于抗蚀层上的色漆层、设置于色漆层上的面漆层;其中,结合层、抗蚀层、色漆层以及面漆层均为可透光材质,光学膜层包括通过溅射或者蒸镀工艺形成在结合层上的至少一层金属氧化物层。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在塑料基材上形成结合层;在结合层上形成光学膜层;在光学膜层上形成抗蚀层;在抗蚀层上形成色漆层;在色漆层上形成面漆层;其中,结合层、色漆层、抗蚀层以及面漆层均为可透光材质,光学膜层包括通过溅射或者蒸镀工艺形成在结合层上的至少一层金属氧化物层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用于保护装置主体的壳体,该壳体为上述的壳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壳体包括塑料基材、设置于塑料基材上的结合层、设置于结合层上的光学膜层、设置于光学膜层上的抗蚀层、设置于抗蚀层上的色漆层、设置于色漆层上的面漆层;其中,结合层、抗蚀层、色漆层以及面漆层均为可透光材质,光学膜层包括通过溅射或者蒸镀工艺形成在结合层上的至少一层金属氧化物层,本申请的电子装置的壳体既能实现浅色的仿陶瓷和玻璃效果,又能实现深色仿陶瓷效果,且颜色可调性强,外观更通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塑料基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64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戴设备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便携式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