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镜头模组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7791.5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9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模组 电致变色膜 光阑 电压施加元件 通光区域 移动终端 边缘区 透光率 中心区 光圈 施加电压 透光基体 电连接 透光基 可变 摄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及移动终端,其中,镜头模组包括光阑,光阑具有通光区域,通光区域包括中心区和围绕中心区的边缘区;光阑包括一透光基底,在透光基体上的对应边缘区的位置设有电致变色膜;镜头模组包括电压施加元件,电压施加元件与电致变色膜电连接,电压施加元件用于控制电致变色膜的透光率变化。本发明利用镜头模组本身的光阑,通过在光阑的光阑面上设置电致变色膜,并通过对电致变色膜施加电压来改变电致变色膜的透光率,实现光阑的通光区域可变,从而能够实现对镜头模组的光圈的调节,进而能够提高镜头模组的摄像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技术发展,绝大部分移动终端上设置有镜头模组。镜头模组可以分为光圈固定式和光圈可调式两种。对于光圈可调式的镜头模组,通常需要设置结构较复杂的光圈调节器件,对制作和装配工艺的要求均较高。对于光圈固定式的镜头模组,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势,移动终端通常采用光圈固定式的镜头模组。
由于无法自由调整光圈,光圈固定式的镜头模组,其摄像灵活性受到限制。例如,对于大光圈的镜头,在光照条件较好的环境下,其成像效果不如小光圈镜头;而对于小光圈的镜头,在光照条件较差的环境下,进光量又无法满足摄像要求,从而也会影响其成像效果。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因采用光圈固定式的镜头模组而导致摄像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采用光圈固定式的镜头模组而导致摄像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
所述镜头模组包括光阑,所述光阑具有通光区域,所述通光区域包括中心区和围绕所述中心区的边缘区;
所述光阑包括一透光基底,在所述透光基体上的对应所述边缘区的位置设有电致变色膜;
所述镜头模组包括电压施加元件,所述电压施加元件与所述电致变色膜电连接,所述电压施加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电致变色膜的透光率变化。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镜头模组本身的光阑,通过在光阑的光阑面上设置电致变色膜,并通过对电致变色膜施加电压来改变电致变色膜的透光率,实现光阑的通光区域可变,从而能够实现对镜头模组的光圈的调节,进而能够提高镜头模组的摄像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镜头模组的光阑的通光区域的示意图;
图2是镜头模组的光阑设置电致变色膜的示意图;
图3是电致变色膜在通电时的原理图;
图4是镜头模组的孔径光阑片形成光阑的示意图;
图5是一种电致变色膜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6是另一种电致变色膜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7是电极引脚设置于镜筒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7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