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发芽玉米富集叶黄素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7904.1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8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婧;汪雨茜;何伟伟;魏秋羽;宋江峰;刘春泉;顾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芽 玉米 富集 叶黄素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发芽玉米富集叶黄素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以具有发芽能力的玉米籽粒为原料,经钙离子溶液浸种、黑暗培养后,UV‑B辐照处理。经测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提高发芽玉米中的叶黄素含量4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发芽玉米富集叶黄素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技术背景
叶黄素是一种含氧类胡萝卜素,含有多个不饱和双键和紫罗酮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构成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组分;同时也是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除了对眼部健康有一定作用之外,研究还发现叶黄素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慢性疾病有一定预防和改善作用。因此,富含叶黄素的食品开发已经成为热点。同时,叶黄素已被作为食品补充剂允许在食品、饮料、化妆品和保健品中添加。
现有技术中关于叶黄素的生产工艺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何对原料进行分离、纯化的研究,如专利(公开号CN103058904B,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公开了一种富集纯化万寿菊中叶黄素的新方法,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和膜分离技术富集纯化万寿菊中的叶黄素。利用生物学方法对叶黄素进行富集的研究较少。
植物种粒发芽后,其化学成分均有所改变,活性物质含量增多,且形成独特的风味及口感,提升植物营养品质。专利(公开号CN102754780B,公开日2014年3月5号)公开了“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冻干豆类芽菜及其生产工艺”;专利(公开号CN 107211852A,公开日2017年9月29日)公开了“一种富集大麦中γ-氨基丁酸的生产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6922509A,公开日2017年7月7号)公开了“一种富集豆芽菜中γ-氨基丁酸含量并提高产量的生产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5901519A,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公开了“一种提高小米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4498548A,公开日2015年4月8号)公开了“一种利用发芽糙米富集γ-氨基丁酸的生产方法”。上述专利均只利用谷物种子进行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但利用玉米发芽富集叶黄素未涉及专利公布。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原料来源广泛,在营养与保健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发芽玉米富集叶黄素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发芽玉米富集叶黄素的方法,以具有发芽能力的玉米籽粒为原料,所述原料经钙离子溶液浸种、黑暗培养后,UV-B辐照处理。
优选的,所述钙离子溶液为0.5~10.0mmol/L的CaCl2溶液,所述钙离子溶液浸种的时间为6~10h。
优选的,所述钙离子溶液浸种前还包括,玉米籽粒用去离子水浸种12~20h。
优选的,所述黑暗培养的温度为22~28℃。
优选的,所述黑暗培养时间为10~14h。。
优选的,所述UV-B辐照在玉米籽粒表面的平均辐射强度为0.3~0.45w/m2。
优选的,所述UV-B辐照采用6~12W的紫外灯,所述紫外灯距离玉米籽粒的高度为20~50cm。
优选的,所述UV-B辐照的时间为30~60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发芽玉米,以所述发芽玉米的干重计,发芽玉米中的叶黄素含量不小于12μg/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芽玉米在制备含有叶黄素的食品、药品、保健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7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蔺种子萌发方法
- 下一篇:一种破除海南粗榧种子休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