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雾冷却超声空化强化传热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0614.2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5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蒋彦龙;王晓春;李翠敏;胡志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3/04 | 分类号: | F28D3/04;F28F25/06;F28F2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5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雾 冷却 超声 强化 传热 装置 方法 | ||
一种喷雾冷却超声空化强化传热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进液阀、喷嘴、吸声材料、热沉表面、蓄液槽、柱形超声换能器、超声波发生器、液泵、拉瓦尔喷管、排液阀和喷雾腔,所述热沉表面中心处设置柱形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线路传送能量至柱形超声换能器,所述热沉表面周侧设置有蓄液槽,蓄液槽底部通过管路与液泵连接,所述喷雾腔内侧壁面粘贴有吸声材料,所述拉瓦尔喷管安装于液泵出液侧,并与喷雾腔相通,所述进液阀和排液阀安装于进液口和排液口。本发明基于成核气泡的强化传热机理,在喷雾冷却过程中采用超声的方式,在液膜内主动催生空化气泡,强化喷雾冷却性能,解决喷雾冷却传热系数不足引起的电子元器件烧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热流密度强化传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雾冷却超声空化强化传热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喷雾冷却作为一种高效的高热流密度散热方式,在高功率激光武器、高集成度电子元器件等大热流密度散热条件下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据研究,两相区喷雾冷却过程包括四种传热机制(如图2所示):液滴击打表面换热、液膜冲刷表面换热、表面与环境换热、液膜内的沸腾换热(其中沸腾气泡分为壁面成核气泡和二次成核气泡)。成核气泡主导的换热机制约贡献总热量的50%。成核气泡强化传热的机制在于:喷雾冷却成核气泡数量大,且喷雾液滴击碎成核气泡形成的真空区诱使液膜高速湍动,强化热沉表面与液膜之间的换热。
通常认为,当电子元器件的温度达到80℃以上时,其工作能力将迅速下降直至失效,本发明专利拟基于成核气泡的强化传热机理,在喷雾冷却过程中采用超声空化的方式,在液膜内主动催生空化气泡,强化喷雾冷却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喷雾冷却超声空化强化传热的装置及方法,基于成核气泡的强化传热机理,在喷雾冷却过程中采用超声的方式,在液膜内主动催生空化气泡,强化喷雾冷却性能,解决喷雾冷却传热系数不足引起的电子元器件烧毁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喷雾冷却超声空化强化传热的装置,包括进液阀、喷嘴、吸声材料、热沉表面、蓄液槽、柱形超声换能器、超声波发生器、液泵、拉瓦尔喷管、排液阀和喷雾腔,所述热沉表面中心处设置柱形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线路传送能量至柱形超声换能器,所述热沉表面周侧设置有蓄液槽,所述蓄液槽底部通过管路与液泵连接,所述喷雾腔的上方中部进液口设置有喷嘴,所述喷雾腔内侧壁面黏贴有吸声材料,所述拉瓦尔喷管安装于液泵出液侧,并与喷雾腔相通,所述进液阀和排液阀安装于进液口和排液口。
本发明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嘴有1-5个,根据热源的散热面积,喷嘴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多个,多个喷嘴时采用点阵式布局,保证喷雾区域对散热表面的全局覆盖。
本发明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沉表面为环状,其中心线与喷嘴中心线重合,根据多普勒激光测试试验,喷嘴正下方局部区域液滴垂直速度分量小,冷却效果差,环状的热沉表面保证热流不经过中心区域,同时为超声换能器提供安装空间。
本发明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柱形超声换能器通过密封垫密封安装于热沉表面中心处,其热沉表面以上的高度大于液膜厚度,在液膜内和液膜以上区域发射水平无方向柱形超声波,保证液膜以上区域发射的超声波能够击碎液滴,减小液滴沙特直径,从而携带更多的气泡核进入液膜;同时保证液膜内发射的超声波产生空化和声流效应,强化换热。
本发明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柱形超声换能器数量与喷嘴数量相当,当喷嘴数量多于1个时,不同喷嘴之间的喷雾区域界面应设置有吸声材料,防止不同超声波之间发生干涉。
本发明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雾腔周侧粘贴有吸声材料,防止超声入射波和反射波之间形成半波干涉。
本发明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瓦尔喷管内高速流动的液流形成负压区,诱使喷雾腔内蒸汽或液雾排出,降低喷雾腔内压力,提高喷嘴喷雾效果。
本发明一种喷雾冷却超声空化强化传热的装置的工作方法:
1)当热源由于工作需要产生高热流密度的热量时,热量通过热沉表面导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0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型材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环管导流器及内衬筒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