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光学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0646.2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4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郭*;黄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轻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70 | 分类号: | G06T7/70;G06T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位置信息 目标物 相机 设备及系统 定位空间 红外相机 主动光学 红外光 图像信息识别 表面附着 单点标定 定位技术 方式控制 工作距离 任意定位 实际需求 实时获取 实时位置 图像信息 鲁棒性 布设 标定 佩戴 户外 闪烁 追踪 场景 发射 曝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点标定物的多相机内外参标定方、设备及系统。具体地,在任意定位空间内,根据定位空间实际需求布设红外相机。目标物佩戴Tracker,Tracker表面附着可编码可发射红外光的LED marker点。系统通过无线及有线通信的方式控制相机曝光、LED marker闪烁同步,通过红外相机实时获取定位空间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识别Marker点的编码并获取marker点的空间位置信息。根据marker点的空间位置信息计算Tracker的空间位置信息,也即目标物的空间位置信息,实现目标物的实时位置追踪。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主动光学定位技术,对比被动光定位方案抗干扰性更强,鲁棒性更好,可推向户外场景;且主动光方案相机工作距离大,单位面积需安装的相机数量少,大大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具体是一种主动光学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相机标定技术利用标定物体的二维图像恢复出相机内外参数,进而重建出场景的三维信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关键步骤,在工业、航天、文化创意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的蓬勃发展,单个相机的视角无法满足人们对大范围三维空间的期望,多相机组合及标定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多相机标定方法,往往要求标定物同时在所有相机的公共视场内运动,增加了实际操作的难度,且标定精度较低,因此,如何通过方便快捷的操作,同时获取多相机的高精度的内外参数,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空间定位技术可以为体验者提供一种真正“进入”虚拟世界的方式,即位置交互,位置交互使得用户可以获得完全的沉浸感。因此,可以说空间定位技术是VR产业隐形钥匙。目前VR行业应用的空间定位技术主要有激光定位技术和光学定位技术。
激光定位技术的代表产品为HTC Vive的Lighthouse室内定位技术。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定位光塔,对定位空间发射横竖两个方向扫射的激光,在被定位物体上放置多个激光感应接收器,通过计算两束光线到达定位物体的角度差,解算出待测定位节点的坐标。激光定位技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空间扩展。而目前实现空间扩展的激光定位方案也均存在有效帧率较低、多区干扰严重等问题。
现有的光学定位方案是基于被动光实现的空间定位:红外摄像机主动发射的红外光,受到marker点(标记点)表面涂层的被动反射后,被相机自身拍照接收,从而识别出该marker点。该方案的缺点显而易见:摄像机之间应杜绝互相间直接照射、以避免红外光互相干扰,因此对摄像机安装配置苛刻;平滑面极易反射红外光,因此场景中易产生较多干扰点,鲁棒性较差;被动光受反射制约,工作距离有限(如不超过5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主动光学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动光学定位方法,通过该种主动光学定位方法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主动光学定位方法,具体包括:在任意定位空间内,根据定位空间实际需求布设红外相机。目标物佩戴内置有惯性传感器的Tracker,且Tracker表面附着有可编码的主动发红外光的LED marker点。系统可以通过红外相机实时获取定位空间的图像信息,通过计算识别Marker点的编码并获取marker点的空间位置信息。根据marker点的空间位置信息获取Tracker的空间位置信息,进而获取目标物的空间位置信息,实现目标物的实时位置追踪。具体而言:
S31:两个或更多个相机同时获取定位空间同一Marker的图像。
S32:基于两个或者更多个图像中Marker点的像素坐标和相机的内外方位元素,获取Marker的空间位置信息。
S33:根据Marker在某一台相机中的连续多帧图像,进行解码,识别Marker的ID。
S34:基于Marker的ID及空间位置信息,确定Tracker的位置信息,进而确定目标物的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轻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轻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0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