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载机变速箱冷却油流量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0701.8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7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晶星;包振义;黄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5B11/1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分路器 冷却油 三位三通控制阀 装载机变速箱 冷却油流量 调节系统 先导式 档位 连通 散热器 节流控制 冷却系统 冷却油道 使用寿命 非结合 后退档 回油路 回油 油道 进口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载机变速箱冷却油流量调节系统,包括:分路器,变速箱中的冷却油通过回油路与分路器的进口连通;散热器,设置在回油路上;以及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分路器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前进后退档冷却油道及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的进口连通,本发明通过对“非结合档位”的冷却油油道进行适当的节流控制,自动使冷却油尽可能通向“结合档位”,带走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变速箱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且该发明结构紧凑、成本低廉,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载机变速箱冷却油流量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载机用机械液力变速器在结构形式上采用的是整体式或分体式液力变矩器与液力换档变速箱,液压控制的多片湿式离合器进行档位的转换。经试验证明,装载机变速箱热量产生主要来源为变速箱某一档位结合时,在起动、制动及过载时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即打滑现象引起;而非结合档位啮合齿轮仅为空套运转,同时由于主动摩擦片与从动摩擦片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工作中产生热量较小。现有装载机变速箱的冷却油流量在“结合档位”与“非结合档位”之间平均分布,不能做到按需分配,导致结合档位在重载工况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充分通过冷却油带走,引起变速箱离合器摩擦片烧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装载机变速箱的冷却油流量在“结合档位”与“非结合档位”之间平均分布,不能做到按需分配,导致结合档位在重载工况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充分通过冷却油带走,引起变速箱离合器摩擦片烧结的问题,现提供一种装载机变速箱冷却油流量调节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载机变速箱冷却油流量调节系统,所述变速箱上设有档位阀,所述档位阀分别通过控制管路对应控制前进档油缸、后退档油缸、一档油缸、二档油缸及三档油缸,该冷却油流量调节系统包括:
分路器,所述变速箱中的冷却油通过回油路与分路器的进口连通;
散热器,设置在回油路上;
以及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所述分路器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前进后退档冷却油道及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的进口连通,所述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二档三档冷却油道及一档冷却油道连通,所述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左端的先导控制口与一档油缸所在的控制管路连通,所述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右端的先导控制口分别与二档油缸所在的控制管路及三档油缸所在的控制管路连通;
当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左端的先导控制口通油后,一档冷却油道的冷却油流量增加,二档三档冷却油道的冷却油流量减少;当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右端的先导控制口通油后,二档三档冷却油道的冷却油流量增加,一档冷却油道的冷却油流量减少。
进一步地,当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左端的先导控制口通油后,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的阀芯右移;当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右端的先导控制口通油后,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的阀芯左移。
进一步地,所述二档油缸所在的控制管路及三档油缸所在的控制管路分别与梭阀的两个进口连通,所述梭阀的出口与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右端的先导控制口连通,通过梭阀实现二档油缸或三档油缸中任一者工作,使先导式三位三通控制阀换向,即二档工作时,三档油缸所在的控制管路压力为零,三档工作时,二档油缸所在的控制管路压力为零。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路上设有液力变矩器及回油阀,所述回油路中的冷却油依次经液力变矩器、回油阀及散热器到达分路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装载机变速箱冷却油流量调节系统通过对“非结合档位”的冷却油油道进行适当的节流控制,自动使冷却油尽可能通向“结合档位”,带走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变速箱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且该发明结构紧凑、成本低廉,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未经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0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