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磁场抑制治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0898.5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1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夏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极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2/12 | 分类号: | A61N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板 磁疗装置 固定床架 固定的 支撑座 肿瘤 外架 不锈钢 底板 磁场抑制 治疗装置 消融 床板 微波磁场 治疗效果 滑动 瘤细胞 治疗 磁场 通电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肿瘤磁场抑制治疗装置,包括固定床架,及设置在固定床架一侧的磁疗装置;所述固定床架包括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一侧上方的支撑座,及设置在支撑座上方的、且与支撑座固定的床板;所述磁疗装置呈U型设置,所述磁疗装置包括不锈钢外架,及设置在不锈钢外架内侧的、且与不锈钢外架固定的阻尼板,及设置在阻尼板一端的、且与阻尼板固定的第一磁体,及设置在阻尼板一端的、且与阻尼板固定的第二磁体;该装置通过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在通电下产生磁场,并且磁疗装置可在固定床架上滑动,可对肿瘤患者进行全方位抑制治疗,从而通过微波磁场消融治疗改变瘤细胞组织的温度变化,以期达到安全消融肿瘤的完美的治疗效果和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肿瘤磁场抑制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从大量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高温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古代中医师曾用隔蒜灸治疗颈部肿物;西方古代文献也曾记载有人用烧红了的小烙铁治疗体表肿瘤。第一篇关于发热有助于治疗肿瘤的医学论文发表于1866年,论文作者是德国医生Bush。他报道了一名经病理学证实的面部肿瘤患者,因感染丹毒而发高烧,高烧后肿瘤消失了。1887年Bruns首先提出将热疗应用于肿瘤治疗的设想。用人为方法升高体温治疗肿瘤,最著名的是十九世纪末美国医生Coley,他给癌症患者接种细菌毒素(Coley毒素,Coley’sToxin),诱发病人发热至42℃/24-36小时,使很多病人病情缓解。而现代医疗器械新进,逐步采用磁场抑制治疗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减少患者的病痛,但是需要对肿瘤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还需进一步改进磁场抑制治疗设备的结构以及功能。
现有技术的X射线放疗机、γ射线治疗仪等设备,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对肿瘤细胞虽然具有有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但同时也会对人体的正常细胞形成大量杀伤,因此会大大降低人体的正常免疫能力。因此不但不能抑制或者减少肿瘤病变转移的发生几率,还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损伤,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随着现代高新科技与生物工程的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医用微波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微波消融肿瘤已迅速发展成为临床肿瘤治疗中的一种主要手段,以其肿瘤升温速度快、瘤内温度高、消融范围大,受碳化和血流影响小等突出优点,在实体肿瘤特别是对较大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之微波消融治疗已比较广泛应用于诸如胸部、腹部及盆腔、骨科等多种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手术。因此,磁场抑制治疗设备需要对人体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抑制治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方位的、安全性高的和治疗效果明显的肿瘤磁场抑制治疗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肿瘤磁场抑制治疗装置,包括固定床架,及设置在固定床架一侧的、且与固定床架固定的、用于产生磁场的磁疗装置;所述固定床架包括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一侧上方的、且与底板固定的支撑座,及设置在支撑座上方的、且与支撑座固定的床板;所述磁疗装置呈U型设置,所述磁疗装置包括不锈钢外架,及设置在不锈钢外架内侧的、且与不锈钢外架固定的阻尼板,及设置在阻尼板一端的、且与阻尼板固定的第一磁体,及设置在阻尼板一端的、且与阻尼板固定的第二磁体。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外架与底板连接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与不锈钢外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板固定第一磁体的一端设置有阻尼板一体成型的、可包覆第一磁体的第一阻尼盒体。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板固定第二磁体的一端设置有阻尼板一体成型的、可包覆第二磁体的第二阻尼盒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体上设置有绕第一磁体上的、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一铜导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体上设置有绕第二磁体上的、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二铜导体。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中间位置上方设置有与底板固定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两侧设置有与底板固定的、用于支撑不锈钢外壳的滑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极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极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0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反馈闭链电刺激下肢康复机器人
- 下一篇:自报警式紫外线光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