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卡斯特地区重金属尾砂库的复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2695.X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洪;刘杰;李海翔;李向敏;林华;韦威;卢隽;舒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市绿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22/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砂库 干滩 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 表面坡度 矿区尾砂 三叶青藤 生态环境 网状形式 有效控制 植物长势 植物种植 种植植物 凋落物 土表层 土壤 芒草 取土 洒水 套种 生态系统 存活 施肥 平整 护理 稳固 库区 修复 覆盖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卡斯特地区重金属尾砂库的复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矿区尾砂库干滩进行平整,使其表面坡度不高于0.1%;(2)在步骤(1)处理后的干滩上按网状形式,以140cm的间距挖30cm宽×30cm深的沟槽;(3)通过外运取土的方式,将能种植植物的土壤运至尾库区干滩边,将土均匀铺置于步(2)挖好的沟槽内;(4)在步骤(3)土表层覆盖一层植物凋落物;(5)自下而上以间距50cm的距离在步骤(3)、步骤(4)铺置的土壤上套种芒草及三叶青藤,植物种植后洒水施肥护理,直至植物正常存活;(6)待步骤(5)种植的植物长势稳固之后,便能形成较完整的生态系统。本发明能有效控制尾砂库重金属污染,修复尾砂库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卡斯特地区重金属尾砂库的复垦方法,属于尾砂库重金属污染生态恢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的开发除了造成土地的大规模破坏外,还会带来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随着铅、锌等矿产资源开采、金属冶炼等生产活动加快发展,尾矿产率不断升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矿区周边的水体及土壤重金属污染。尾砂库库区会随着风吹和雨洪水冲刷致使含重金属(铅、镉、砷)的尾砂被携带至库区周边的河流里,进而会导致河流下游的农田被重金属污染。为此,需要对尾砂库进行复垦,通过植被的固定和拦截作用,防止重金属尾砂的扩散造成二次污染。卡斯特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漠化,这导致土层薄,取土困难;另外卡斯特地区发达的地表和地下径流,使得表层覆土容易冲刷流失。因此,传统的客土覆盖和植被种植技术,在卡斯特地区使用时存在较大局限。必需开发出针对卡斯特地区重金属尾砂库生态恢复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目前尾砂库库区含重金属的尾砂易经风吹和雨洪冲刷形成地表径流,会扩大污染范围的现状,提出一种重金属尾砂库的生态恢复方法,实施生态拦截工程,从而有效减少尾砂冲刷量,控制重金属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卡斯特地区重金属尾砂库的复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对尾砂库干滩进行平整,使其表面坡度不高于0.1%;
(2)在步骤(1)处理后的干滩上按网状形式,以140cm的间距挖30cm宽×30cm深的沟槽,沟槽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挖取,挖出的砂石均匀铺平放置在沟槽与沟槽间的空地;
(3)通过外运取土的方式,将能种植植物的土壤运至尾库区干滩边,将土均匀铺置于步(2)挖好的沟槽内,压实,覆土深度为20-30cm;
(4)在步骤(3)土表层覆盖一层植物凋落物,保持表层尾矿的稳定性和减少水分蒸发;
(5)自下而上以间距50cm的距离在步骤(3)步骤(4)铺置的土壤上套种芒草及三叶青藤(即种植一株芒草,间隔50cm种植一株三叶青藤,再间隔50cm种植一株芒草,依次循环),植物种植后洒水施肥护理,直至植物正常存活;
(6)待步骤(5)种植的植物长势稳固之后,便能形成较完整的生态系统,最终取得较好的覆盖效果,从而降低库区泥沙被冲刷的量。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尾砂库库区的干滩区域按网状形式挖沟槽,并填以可种植植物的土壤,选用耐重金属、耐贫瘠、生长快速的芒草及三叶青藤作为植被覆盖的植物,本方法主要优势有:1)能有效固定尾砂,尾砂随雨水冲刷流失进入库区旁河流的量显著降低,拦截量能超过50%;2)和传统复垦技术比,减少约65%的土方施工量;3)尾矿库表面渗出的废水经过覆盖的植物净化后,水质得到较好的改善,水中Pb、Cd和Zn的浓度均降低20%以上。有效控制尾砂库重金属污染,修复尾砂库生态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市绿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市绿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2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