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线路中可控硅负载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4390.2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官剑;李竹青;李斌;涂飞;汪远通;李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阿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430206 湖北省武汉市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线路 可控硅 负载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中可控硅负载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待检测电力线路中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第一电流值,根据多个第一电流值计算电流曲线的每个周期对应的电流有效值,并将每个周期对应的电流有效值与前一周期对应的电流有效值进行比较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值,若两者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去掉后一个周期对应的第一电流值,得到多个第二电流值;根据多个第二电流值判断待检测电力线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电流曲线是否为正弦曲线;若判断获知待检测电力线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电流曲线不为正弦曲线,则确定待检测电力线路中接入了可控硅负载。通过判断待检测电力线路的电力曲线是否为正弦曲线来实现对可控硅负载的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力线路负载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力线路中可控硅负载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殊的用电场所,例如学生宿舍,为了保证用电安全,需要对电力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以对比较容易引起火灾或触电的负载进行管控。目前采用的手段一般是安装新式电表,如恶性负载识别电表、一进多出(三出或四出)电表等,这些新式电表可以对容易引起火灾或触电的负载进行识别,其识别原理如下:(1)恶性负载识别电表,主要是通过限制电力线路的有功功率最大值来管控用电。例如在学生宿舍,如果学生使用热得快,一旦整个房间总功率超过设定的最大值,房间即断电。(2)一进多出电表,其主要特点是将房间的出线使用多路控制,例如一个一进三出电表,出线A只接空调、出线B接所有的插座、出线C只接热水器等,而出线A和C不具备恶性负载识别的功能,只有出线B具备有恶性负载识别的功能。
为了避开上述新式电表的监管,市场上出现了用于规避新式电表监管的可控硅负载。可控硅是一类应用非常广泛的半导体器件,它体积小、效率高、稳定性好,在工业、军事、交通运输、农业领域应用广泛。一个普通的可控硅类负载,一般包括三个部分:输入插头、输出插座、可调谐旋钮三部分。其中输入插头主要是电力线路取电输入、输出插座是提供给负载输出端、可调谐旋钮主要作用是功率调节,范围可选择。
正是由于可控硅负载具备有功率可调谐的功能,加入可控硅的电力线路特点为:改变用电电器的功率,以规避现有设备的监控。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对电力线路中可控硅负载进行识别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电力线路中可控硅负载识别方法及系统。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中可控硅负载识别方法,包括:
采集待检测电力线路中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第一电流值,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电流值计算所述待检测电力线路电流曲线的每个周期对应的电流有效值,并将每个周期对应的电流有效值与每个周期的前一个周期对应的电流有效值进行比较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值,若判断获知所述两者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去掉两者中后一个周期对应的所有第一电流值,得到多个第二电流值;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为所述电流曲线周期的整数倍;
根据所述多个第二电流值判断所述待检测电力线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电流曲线是否为正弦曲线;
若判断获知所述待检测电力线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电流曲线不为正弦曲线,则确定所述待检测电力线路中接入了可控硅负载。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第二电流值判断所述待检测电力线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电流曲线是否为正弦曲线,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第二电流值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待检测电力线路中电流的最大值和电流的有效值;
根据所述电流的最大值和所述电流的有效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判断所述待检测电力线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电流曲线是否为正弦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第二电流值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待检测电力线路中电流的最大值和电流的有效值,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阿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阿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4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