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翼自适应主动扭转的扑翼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4419.7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0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顾光健;王鹏程;王文波;江远瀚;晋晓飞;陈媛;王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翼 自适应 主动 扭转 飞行器 | ||
1.一种机翼自适应主动扭转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用于驱动前置扑翼的主动驱动装置,包括提供原动力的电机组件(1)及主动齿轮组件;
用于驱动后置扑翼的从动驱动装置,包括从动齿轮组件;
用于进行拍打运动的主动扑翼装置,包括一对四连杆机构、一对机翼主扑杆(8)和三对旋转轴承(15);
用于进行拍打运动及产生主动扭转的从动扑翼装置,包括一对四连杆机构、一对机翼辅扑杆(11);
用于消除扑翼面积变化的后置自适应调节机构,包括一对旋转轴承(15)、两对滑动轴承(17);
用于进行整体支撑的飞行器机架,采用三段式机构,包括沿纵向依次布置的扑翼机首部(5)、扑翼机中部(10)和扑翼机尾部(12),每两部分之间通过沿纵向布置的连接杆(6)固定连接,并形成沿纵向方向设置的两个安装位;
主动扑翼装置及从动扑翼装置存在运动上的相位差;
在扑翼机首部(5)和扑翼机中部(10)的连接处设置主动驱动装置和主动扑翼装置的安装位,在扑翼机中部(10)和扑翼机尾部(12)的连接处设置从动驱动装置和从动扑翼装置的安装位;
还包括覆盖整个扑翼面的蒙皮(18);所述蒙皮(18)与两侧的机翼主扑杆(8)以及机翼辅扑杆(11)相固联,用于扑翼运动中产生飞行所需的升力和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翼自适应主动扭转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组件设置于机架的前侧安装位中,其包括与电机组件(1)驱动连接的主动齿轮(2)以及顺序传动连接的一级从动齿轮(3)、两个二级从动齿轮(4),且两个二级从动齿轮(4)对称布置于机架纵轴的两侧,分别驱动对应侧的主动扑翼装置;所述一级从动齿轮(3)包括同轴固联的一个大齿轮与一个小齿轮,且主动齿轮(2)与小齿轮啮合连接,大齿轮同时与两个二级从动齿轮(4)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翼自适应主动扭转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组件设置于机架的后侧安装位中,其包括两个联动齿轮(13),且两个联动齿轮(13)对称布置于机架纵轴的两侧,分别驱动对应侧的从动扑翼装置;所述两个联动齿轮(13)分别与前侧安装位中两个二级从动齿轮(4)相对应,并通过联动杆(14)连接所述二级从动齿轮(4)的轮心与相对应联动齿轮(13)的轮心,实现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翼自适应主动扭转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曲柄(16)、连杆(7)、翅杆(9),其中,曲柄(16)与所对应的二级从动齿轮(4)/联动齿轮(13)为一体结构;连杆(7)始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对应二级从动齿轮(4)/联动齿轮(13)的安装点上,连杆(7)末端与翅杆(9)始端可转动的连接;翅杆(9)中部与机架上连接杆(6)可转动的连接,且机翼主扑杆(8)/机翼辅扑杆(11)与对应的翅杆(9)末端相接,自机架向外伸展;对应一侧的机翼主扑杆(8)与机翼辅扑杆(11)形成一片扑翼面的基础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翼自适应主动扭转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从动齿轮(4)上曲柄(16)的安装位置与对应联动齿轮(13)上曲柄(16)的安装位置之间存在可调的相位差,且二级从动齿轮(4)上曲柄(16)的安装位置顺时针领先25°-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翼自适应主动扭转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扑翼装置的四连杆机构中连杆(7)始端、连杆(7)末端及翅杆(9)中部均通过旋转轴承(15)进行转动连接,且从动扑翼装置的四连杆机构中连杆(7)末端采用旋转轴承(15)进行转动连接,连杆(7)始端及翅杆(9)中部均通过后置自适应调节机构的滑动轴承(17)进行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翼自适应主动扭转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蒙皮(18)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翼自适应主动扭转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驱动装置、从动驱动装置、主动扑翼装置、从动扑翼装置、后置自适应调节机构及机架均采用碳纤维板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44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