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羽毛纱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5212.1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1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杰;张秀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丝之美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2G3/42;D02G3/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刘超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绒线 羽毛纱 芯线 成圈 羽毛 特种纱线 断口处 掉毛 合股 毛绒 生产 美观 造型 | ||
一种羽毛纱及其生产方式,包括芯线和绒线,绒线和芯线合股连续成圈,每隔三圈设有绒线断口处并由芯线单独成圈,绒线在芯线上形成羽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获得的羽毛纱绒线牢固,不易发生掉毛现象;羽毛纱成品羽毛均匀分布,造型美观,适用于羽毛纱、仿貂毛绒等各类特种纱线领域,适用面广;生产方法简单易行,适于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纱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作为纱线的制成品之一,广泛地应用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介于目前市面上钩编机、花边机等所生产的特种纱线都是以“芯线以及编织在所述芯线上的多根绒线段,所述绒线段为两根在经向上间隔预设间距的芯线之间纬向移动,分别与芯线编织成圈
的绒线经割断形成”,存在容易绒线松动落毛的缺点。市场上现有技术通过增加绒线在芯线上同侧成圈数对绒线进行加固,但该种加固方法存在绒线加固后绒线段不均匀,成品布料羽毛疏密不均,无羽毛分布的落空区明显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羽毛纱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羽毛纱,包括芯线和绒线,绒线和芯线合股连续成圈,每隔三圈设有绒线断口处并由芯线单独成圈,绒线在芯线上形成羽毛。
优选的,绒线和芯线合股连续成圈,前三圈等距成圈,成圈间距为第一间距,第四圈成圈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二间距长度是第一间距长度的两倍。
优选的,绒线断口处位于第四圈。
优选的,芯线为纱线、长丝或弹力覆合丝。
优选的,绒线为纱线、超细涤纶长丝或三角异形锦纶长丝及其三者中的任意组合。
一种羽毛纱的生产方法,包括:
步骤1:至少两根芯线在经向上间隔预设间距,包括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
步骤2:绒线与第一芯线编织成圈,由第一芯线向第二芯线纬向移动两个预设间距;
步骤3:绒线与第二芯线编织成圈,在第二芯线上纬向移动一个预设间距;
步骤4:重复步骤3一次;
步骤5:绒线与第二芯线编织成圈,由第二芯线向第一芯线纬向移动两个预设间距;
步骤6:绒线与第一芯线编织成圈,在第一芯线上纬向移动一个预设间距;
步骤7:重复步骤6一次;
步骤8:循环重复步骤2-7,形成羽毛坯纱;
步骤9:割开羽毛坯纱中相邻芯线之间的绒线,形成羽毛纱。
优选的,绒线包括第一绒线和第二绒线,第一绒线与第二绒线以相邻芯线的经向对称轴对称编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获得的羽毛纱绒线牢固,不易发生掉毛现象;
2、羽毛纱成品羽毛均匀分布,造型美观,适用于羽毛纱、仿貂毛绒等各类特种纱线领域,适用面广;
3、生产方法简单易行,适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羽毛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羽毛纱的现有技术生产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羽毛纱的生产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丝之美线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丝之美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5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流纺纱线纺制彩点纱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