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二次冷轧机组小变形条件下轧制稳定校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5233.3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7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白振华;李鹏;崔熙颖;张立更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B38/00;G07C3/00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二次 冷轧 机组 变形 条件下 轧制 稳定 校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二次冷轧机组小变形条件下轧制稳定校核方法,在实验室轧机试验与变形工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稳定轧制因素分析研究成果、与相关优化技术,针对需要小变形轧制的典型规格钢种,以其稳定轧制变形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不发生打滑、Jumping现象为约束条件,对二次冷轧机组小变形稳定轧制能力进行校核。在保证打滑因子、轧制应力在许可范围前提下,通过寻优得到压下率ε值的最小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冷轧机组小变形条件下轧制稳定校核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冷连轧生产过程中,对于冷轧机组在不同变形条件下轧制稳定性校核已经越来越重要。对于二次冷轧机组小变形的稳定性研究主要有轧辊工艺参数优化技术研究、轧制工艺参数优化技术研究、轧机整体刚度曲线对轧制稳定性影响的研究、AGC控制技术对轧制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对于二次冷轧机组变形量大时,轧制压力和前滑值都较大,需要采用小粗糙度的工作辊,以降低辊缝摩擦系数,而对于二次冷轧机组变形量小时,轧制压力偏小,轧制不稳定,需要采用大粗糙度的工作辊,以提高辊缝摩擦系数,因此基于二次冷轧机组不同变形量的产品各自对轧辊工艺参数的需求,分别找到轧机工作辊的辊径、粗糙度的最优值,实现二次冷轧机组的稳定轧制的轧辊工艺参数的优化对于二次冷轧机组变形量大时,轧制压力和前滑值都较大,需要朝着降低轧制力和前滑值的方向调整轧制工艺参数,而对于二次冷轧机组变形量小时,轧制压力偏小,轧制不稳定,需要朝着提高轧制力的方向调整轧制工艺参数,因此基于二次冷轧机组不同变形量的产品各自对轧制工艺参数的需求,分别调整轧制过程中前后张力和轧制速度到最优值,实现二次冷轧机组的稳定轧制的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采用现场试验跟踪与实验轧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二次冷轧机组的稳定轧制能力与轧机整体刚度曲线之间的关系。AGC控制技术对轧制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为了保证二次冷轧机组在小变形量下的轧制稳定性,即轧制压力、前滑值在许可范围内,在其原有的轧制、润滑及轧辊工艺制度的基础上,特利用上述小变形量下轧制工艺参数、轧辊工艺参数以及乳化液工艺参数的优化技术对二次冷轧机组的一整套工艺参数进行综合优化,将理论同实际生产联系起来,效果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稳定轧制变形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不发生打滑、Jumping现象为约束条件的适用于二次冷轧机组小变形条件下轧制稳定校核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收集冷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参数;
步骤b,定义压下率ε,最大压下率εmin,初始化ε0=10%,给定压下率的设定步长Δε;
步骤c,初始化压下率中间过程参数kε=0;
步骤d,计算压下率ε=ε0-kε·Δε;
步骤e,计算当前工况下摩擦系数μ,由以下公式得出其计算模型为:
式中:a为液体摩擦影响系数;b为干摩擦影响系数;Bξ为摩擦系数衰减指数;ξ02为轧辊粗糙度对润滑油膜厚度影响量,取决于轧辊实际粗糙度;ξ01为光辊轧制时的动态油膜厚度
式中:ε为压下率;h0是轧机入口带钢厚度;Km平均变形抗力;σ0为单位后张力,kc为乳化液浓度影响系数;θ为乳化液的粘度压缩系数;ψ为润滑油膜速度影响系数,其中V为轧制速度;工作辊的弹性压扁半径
步骤f,计算当前工况下轧制应力p1、打滑因子ψ;轧制应力p1=P/(B·l);
打滑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5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