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能光伏组件供电的金属化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6115.4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1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钱锦绣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立文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32;H02S4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光伏组件 金属镀层 电容器 基膜 蓄电池 金属化薄膜 供电 单独使用 电网连接 使用寿命 有机介质 制造成本 接线盒 迁移性 上下电 极板 蒸镀 | ||
本发明用于智能光伏组件供电的金属化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1)、蒸镀在基膜(1)膜幅两面的第一金属镀层(2)、第二金属镀层(3);所述基膜(1)构成电容器有机介质,所述第一金属镀层(2)、第二金属镀层(3)构成电容器上下电极板。采用本发明形成的电容器,可以当“蓄电池”使用,为智能光伏组件其接线盒供电,不需要与电网连接或者单独使用蓄电池,实现智能光伏组件可迁移性,且其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光伏组件供电的金属化薄膜。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一般由盖板玻璃、胶质密封材料(常用EVA)、 电池片 、背板材料(常用TPE、TPT或玻璃)、边框和接线盒组成;光伏组件为了防止发生“热斑效应”都会在接线盒内安装旁路反偏二极管,当电池片发生阴影遮挡时,该串电池片的电效应由“电源特性”变为了“电阻特性”,这时二极管启动,将该“阴影电池串”从整个系统中隔离,起到了电气保护作用,如果没有安装该二极管,则受遮挡的电池片会快速发热可能造成整块电池板不可恢复损坏;这种保护作用易使整个阵列串同其他阵列串发生失配,而降低了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为了提高光伏阵列的整体发电效率,开始使用智能型光伏组件;然而安装了智能接线盒的智能光伏组件其接线盒需要外加供电,其接线盒供电方式有:1.与电网连接,其缺点是安装和使用的不便;2.使用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对其供电,其缺点是当太阳能电池板处于夜间或阴雨天时,会导致智能接线盒的供电不足的问题;3.通过蓄电池提供,其缺点是蓄电池的制造成本大、使用寿命短,并且占用空间大。
金属化薄膜是制造薄膜电容器的重要材料,将高纯度金属(如AL,ZN)在高真空状态下熔化、蒸发、沉淀到介质基膜上,在介质基膜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金属镀层后的薄膜就是金属化薄膜,其在薄膜电容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因薄膜电容器采用卷绕方式及多道加工工艺决定了其容量一般不大,通常在微法(µF)数量级,只能当“电容器”使用,如果金属化薄膜面积足够大,其构成的电容器容量就可以做的很大,其容量可达法拉(F)数量级,这时电容器就可以当“蓄电池”使用,且其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如果将面积足够大金属化薄膜构成的平板电容器,采用层叠方式处理,其体积不但很小又是弹性的;再将其组合到光伏组件内,光伏组件体积没明显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智能光伏组件其接线盒需要外加供电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光伏组件供电的金属化薄膜,采用其形成的电容器,可以当“蓄电池”使用,为智能光伏组件其接线盒供电,则不再需要与电网连接或者单独使用蓄电池,实现智能光伏组件可迁移性,且其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光伏组件供电的金属化薄膜,包括基膜、蒸镀在基膜膜幅两面的第一金属镀层、第二金属镀层;所述基膜构成电容器有机介质,所述第一金属镀层、第二金属镀层构成电容器上下电极板。
进一步的,所述基膜膜幅宽度为500~920mm,可与光伏组件宽度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基膜为聚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镀层、第二金属镀层为金属Al镀层,金属Al镀层相对于高分子材料基膜具有较好的附着性能。
优选的,所述基膜厚度为2.5~3.5µm,基膜厚度越薄,等面积的电容器容量越大。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镀层、第二金属镀层厚度为0.15~0.25µm,利于层叠时减小厚度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当将金属化薄膜沿纵向(长度方向)折叠多层其面积就足够大,其构成的电容器容量可达法拉(F)数量级,此时电容器有足够的储能效果,可以当“蓄电池”使用,利用此电容器给智能光伏组件其接线盒供电,不再需要电网或者单独使用蓄电池供电,实现智能光伏组件可迁移性,且其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立文,未经钱立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6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片电容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愈式电力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