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扭曲达曼光栅的消色差实时3D成像显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6485.8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闫钰;周常河;余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G02B5/04;G02B3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扭曲 光栅 色差 实时 成像 显微 装置 | ||
1.一种基于扭曲达曼光栅的消色差实时3D成像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系统、成像系统、接收探测系统;
所述的光源系统为LED白光光源(001);
所述的接收探测系统包括:探测器(020)、和与该探测器(020)相连的计算机(021);
所述的成像系统包括:沿所述的LED白光光源(001)输出的光线传播方向依次放置的凸透镜L1(002)、反射镜M1(003)、聚光镜(004)、供样品(006)放置的样品台(005)、物镜O1(007)、带通滤光片(008)、反射镜M2(009)、半反半透镜(010)、经半反半透镜(010)反射后的光束经凸透镜L5(011)透射后进入目镜E1(012)、经半反半透镜(010)透射后的光束依次经凸透镜L2(013)、可调光阑(014)、凸透镜L3(015)、扭曲达曼光栅DDG(016)、色散补偿光栅组CCD(017)、棱镜组(018)和凸透镜L4(019)后,被所述的探测器(020)接收;
所述的LED白光光源(001)放置于凸透镜L1(002)的前焦点处;
所述的样品(006)放置于聚光镜(004)的后焦点,物镜O1(007)的前焦点处,所述的可调光阑(014)放置于凸透镜L2(013)的后焦点和凸透镜L3(015)的前焦点处,所述的探测器CCD(020)位于凸透镜L4(019)的后焦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扭曲达曼光栅的消色差实时3D成像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束经样品(006)透射后,在物镜O1(007)前后成一对物像共轭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扭曲达曼光栅的消色差实时3D成像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镜O1(007)数值孔径NA大小由实际需要样品放大倍率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扭曲达曼光栅的消色差实时3D成像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通滤光片Filter(008)放置于物镜O1(007)后,反射镜M2(009)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扭曲达曼光栅的消色差实时3D成像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光阑(014)的大小由成像视场及成像面数量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扭曲达曼光栅的消色差实时3D成像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曲达曼光栅DDG(016)孔径中心处周期ΛDDG由探测器CCD(020)像面相邻像的横向间隔决定,扭曲因子W20由探测器CCD(020)像面相邻像的轴向间隔决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扭曲达曼光栅的消色差实时3D成像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白光光源(001)中心、凸透镜L1(002)中心经准直后,沿x轴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聚光镜(004)中心、物镜O1(007)中心经准直后,沿z轴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凸透镜L2(013)中心、可调光阑(014)中心、凸透镜L3(015)中心、扭曲达曼光栅DDG(016)中心、色散补偿光栅组CCG(017)中心、棱镜组(018)中心、凸透镜L4(019)中心、探测器CCD(020)中心经准直后,沿x轴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凸透镜L5(011)、目镜E1(012)中心经准直后,沿z轴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扭曲达曼光栅的消色差实时3D成像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反半透镜BS(010)与凸透镜L2(013)的间距,凸透镜L2(013)与可调光阑(014)的间距,可调光阑(014)与凸透镜L3(015)的间距,以及凸透镜L3(015)与扭曲达曼光栅DDG(016)的间距构成4F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扭曲达曼光栅的消色差实时3D成像显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散补偿光栅组CCG(017)同时补偿扭曲达曼光栅GGD(016)和棱镜组(019)的色散;所述的色散补偿光栅组CCG(017)与扭曲达曼光栅DDG(016)衍射级次相反,即存在级次反转,而达到色散补偿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64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