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电动骨钻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7321.7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1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逢源;朱蕙霞;刘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电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电动骨钻,包括骨钻本体和钻咀,还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圆筒的另一端连接有铰轮,铰轮上活动铰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外侧连接有弧形片,骨钻本体插设于圆筒的内部,圆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轨,骨钻本体的一侧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套设于滑轨上,骨钻本体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齿部,圆筒的柱面上开设有方形缺口,方形缺口上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上套设有旋转轮,旋转轮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齿部,骨钻本体上开设有一排盲孔,圆筒上活动插设有插杆,插杆与盲孔择一插接配合。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把持轻松,操作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尤其是一种手持式电动骨钻。
背景技术
骨钻是骨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现在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医生使用手摇型骨钻。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662843 U公开了一种微型充电式电动骨钻。这种结构的骨钻通过高速微型电机的运行带动主轴的高速旋转,通过电机同心输出连杆和从动轴的传动作用带动钻咀的同步高速同心旋转,从而实现钻孔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的骨钻人员操作不方便,医务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手术时,把持骨钻操作时工作起来特别累,也无法控制钻头深度,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从而限制了其的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动骨钻,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把持轻松,操作方便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持式电动骨钻,包括骨钻本体和钻咀,还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圆筒的另一端连接有铰轮,铰轮上活动铰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外侧连接有弧形片,骨钻本体插设于圆筒的内部,圆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轨,骨钻本体的一侧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套设于滑轨上,骨钻本体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齿部,圆筒的柱面上开设有方形缺口,方形缺口上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上套设有旋转轮,旋转轮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齿部,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互相啮合,骨钻本体上开设有一排盲孔,圆筒上活动插设有插杆,插杆与盲孔择一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片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软垫,弧形片的外侧连接有捆扎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的内侧分别连接有第二软垫。
作为优选,所述圆筒的外侧通过若干条第四支架连接有一根金属环,金属环上套设有若干个支撑轮,支撑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三软垫,第三软垫与骨钻本体的柱面互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片内安装有轴承,第三支架安装在轴承上。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片内设置有滑槽,第三支架侧壁设置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定位销,定位销的两侧与滑槽的两端连接有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血管自动吻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换取骨钻头的骨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