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区块链的清结算交易分账算法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7357.5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0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蔡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用户账号 原子交易 交易 复合交易 结算交易 量化信息 账户变动 算法 清结算平台 分组 时间顺序 用户账户 资产账户 账户 拆解 打包 封装 排序 查询 合并 更新 资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区块链的清结算交易分账算法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三方交易按用户账号和账户拆解为多笔原子交易,并将原始的三方交易和原子交易封装成复合交易;S2、将多笔复合交易打包后进行共识形成区块,然后把区块内的原子交易按用户账号进行分组并按时间顺序排序;S3、非量化信息获取最后一条相关交易,更新为最终状态值;S4、对量化信息,将按用户账号分组后的交易按资金、资产账户进行合并,计算出账户变动的中间值;S5、查询用户账户余额,并和账户变动中间值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的账户余额。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区块链清结算平台的简洁、高效的交易分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区块链的清结算交易分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区块链的清结算平台对大宗商品交易进行分账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清结算平台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繁琐的多方对账的方式,才能完成交易所的交易清算工作。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在银行、交易所和清算中心等机构之间形成一个信任网络,不仅省掉了对账环节,还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那么如何将离散的、复杂的三方交易按照区块链的特性进行批量的分账处理,就是面向区块链的清结算平台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关键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区块链的清结算交易分账算法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三方交易按用户账号和账户拆解为多笔原子交易,并将原始的三方交易和原子交易封装成复合交易;
S2、将多笔复合交易打包后进行共识形成区块,然后把区块内的原子交易按用户账号进行分组并按时间顺序排序;
S3、非量化信息获取最后一条相关交易,更新为最终状态值;
S4、对量化信息,将按用户账号分组后的交易按资金、资产账户进行合并,计算出账户变动的中间值;
S5、查询用户账户余额,并和账户变动中间值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的账户余额。
本发明中的交易分账面对的是通用的三方交易,而不局限于某一类或某一个交易所的三方交易。
所述步骤S2中共识算法不局限于某一种具体区块链共识算法。
所述步骤S3中非量化信息更新的步骤为:根据用户账号按时间戳对交易进行排序,取得该列的最后一条记录,用该记录覆盖原值即得到最新值。
所述步骤S4中对量化信息变动中间值计算的步骤为:对区块内发生的所有交易按账户进行分组并按时间顺序排序后,对相同账户的多条变动记录进行合并,计算出唯一的变动中间值。
所述步骤S5中最终账户余额的计算步骤为:以块为单位,批量查询该区块内所有用户账号以及账户的余额信息,和S4步骤中计算的变动中间值进行计算后,得到最终的余额信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区块链的清结算交易分账算法的设计方法,且对传统区块链和双链架构区块链均可以使用。这种交易分账方法解决了区块链环境下复杂的三方交易分账的关键问题,计算方法简洁高效,可扩展性和适应性强,可应用于大宗商品、股票、期货、金融衍生品、数字货币等交易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区块链的清结算交易分账算法总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区块链的清结算交易分账算法分组合并算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区块链的清结算交易分账算法余额计算算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付验证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安全虚拟预支付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