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产生装置及信号产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7420.5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0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岩井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李芳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产生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无需另行准备损失板便可产生基于所希望的损失值的ISI信号。本发明的信号产生装置具备:反向特性计算机构(2),将基于数字信号的传输规格的信号的振幅特性作为输入数据,并根据该输入数据的振幅特性的反向特性计算传递函数的反向特性;傅里叶逆变换机构(3),通过反向特性计算机构(2)将传递函数的反向特性进行傅里叶逆变换来计算脉冲响应;脉冲响应剪切机构(4),将通过傅里叶逆变换机构(3)求出的脉冲响应的峰值作为基准剪切所希望的抽头数份的点;功率谱计算机构(5),根据从脉冲响应剪切的值计算功率谱;及损失值校正机构(6),利用损失值校正曲线(11)来校正功率谱的损失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生如下信号的信号产生装置及信号产生方法;例如施加了根据基于PCIe Gen4.0、USB3.0/3.1、Thunderbolt等数字信号的传输规格的所希望的损失值(损失量)的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码间干扰)的信号或施加了基于所希望的损失值的ISI的状态下附加了所希望的加重的信号。
背景技术
例如,与作为误码率测定装置的被测定物的PCIe Gen4.0、USB3.0/3.1、Thunderbolt等数字信号的传输规格对应的设备中,为了评价每个传输规格的试验板(TestBoard)的特性,需要导入在对试验板的输入中模拟了规定的传输线路损失的测试固件即ISI校正信道(Calibration Channel)。
然而,ISI校正信道的损失量会因传输规格而不同。因此,用户除了每个传输规格的试验板之外,还需要另行准备符合传输规格的ISI校正信道的损失板。而且,准备该ISI校正信道的损失板时,伴有必须实际测定损失板的损失值并评价是否可获得目标损失值这种麻烦的作业,成为用户的负担。
但是,评价每个传输规格的试验板的特性时,除了基于上述ISI校正信道的损失而且还要求附加加重后进行评价。
作为附加加重的技术,例如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加重优化装置。根据该加重优化装置,设定抽头幅度与各抽头的强度值(调制量)时,能够使加重接近最佳值。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1661号公报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的加重优化装置中,当使用多抽头加重来构成ISI信道时,未能获得目标振幅特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无需准备符合数字信号的传输规格的损失板,便能够产生施加了基于所希望的损失值的ISI的信号或施加了基于所希望的损失值的ISI的状态下附加了所希望的加重的信号的信号产生装置及信号产生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信号产生装置,其为了测试与数字信号的传输规格对应的设备,而产生赋予了所希望的损失值的信号,该信号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反向特性计算机构2,将基于所述传输规格的信号的振幅特性作为输入数据,并根据该振幅特性的反向特性来计算传递函数及其反向特性;
傅里叶逆变换机构3,将通过所述反向特性计算机构计算的所述传递函数的反向特性进行傅里叶逆变换来计算由多个点构成的脉冲响应;
脉冲响应剪切机构4,将通过所述傅里叶逆变换机构求出的所述脉冲响应的振幅的峰值作为基准,从所述脉冲响应剪切所希望的范围的抽头数份的所述点;及
信号产生机构8,将根据通过所述脉冲响应剪切机构从所述脉冲响应剪切的所述所希望的范围的抽头数份的所述点所具有的值计算的抽头系数设定到FIR滤波器来产生信号,
该信号产生装置还具备:
功率谱计算机构5,根据通过所述脉冲响应剪切机构从所述脉冲响应剪切的所述所希望的范围的抽头数份的所述点所具有的值来计算功率谱的振幅特性;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传输装置
- 下一篇:超奈奎斯特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