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薄带铸轧的易焊接碳素结构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8548.3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8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庆晓;李化龙;施一新;刘俭;陈爱华;马毅;史华跃;周东升;霍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06;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钘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薄带铸轧 焊接 碳素 结构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基于薄带铸轧的易焊接碳素结构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如下化学成分及质量分数配料:C:0.01~0.04%,Mn:0.4~0.7%,Si:0.10~0.25%,Al:≤0.002%,P:≤0.02%且大于0,S:≤0.005%且大于0,余量为Fe及杂质元素,冶炼获得钢水;
(2)将步骤(1)获得的钢水进行薄带连铸,获得铸带,其中钢水的开浇温度为1627~1680℃,铸轧速度为30~100m/min,钢水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薄带连铸;
(3)将步骤(2)获得的钢带经过压下量为16%~30%的一道次热轧轧制成薄带,所述薄带厚度为0.8~2.0mm,热轧出口温度为950~890℃,所述薄带在热轧后经气雾冷却系统冷至450~650℃,卷取后获得热轧卷,随后热轧卷吊放至垛位空冷至室温,
其中,所述生产方法所获得的易焊接碳素结构钢的碳当量Ceq值不大于0.14,冷裂纹敏感指数Pcm值不高于0.07,其金相组织包括不规则的非等轴铁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EAF电炉炼钢,VD真空脱碳脱氧,LF精炼,得到成分合格钢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钢水采用双辊薄带铸轧设备进行铸轧,铸轧速度为55~100m/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带的厚度为1.2~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轧出口温度为950~89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轧出口温度为950~9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带在热轧后经气雾冷却系统冷至598~6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带在热轧后经气雾冷却系统冷至602~6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带在热轧后经气雾冷却系统冷至608~65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后续酸洗或不酸洗。
11.一种基于薄带铸轧的易焊接碳素结构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焊接碳素结构钢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生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易焊接碳素结构钢,其特征在于,其金相组织还包括部分针状铁素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易焊接碳素结构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中的C含量不高于0.04%,所得热轧薄带钢的屈服强度在26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350MPa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易焊接碳素结构钢,其特征在于,相同目标成分下不同批次间所得热轧薄带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波动在±10MPa以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易焊接碳素结构钢,其特征在于,后续使用前经酸洗或者不酸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85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候钢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元素与锰元素复合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