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IFI点对点解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8676.8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5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施阁;于颖;金云峰;徐恩毅;巫子聪;蔡文澜;陈昶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47/02 | 分类号: | E05B47/02;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锁装置 密钥信息 移动端 微处理器MCU 点对点 锁梁 电磁开关驱动 电磁开关 电源模块 建立通信 通讯功能 应用程序 二维码 配套的 解锁 开锁 密钥 自带 核对 扫描 发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IFI点对点解锁装置,包括微处理器MCU、WIFI通信模块、电磁开关、锁梁机构、电源模块。移动端通过WIFI信号与解锁装置建立通信;用户可通过移动端配套的应用程序,扫描二维码等密钥信息载体来获得密钥;并通过WIFI向该锁发送获得的密钥信息;由WIFI通信模块接受密钥信息后,由微处理器MCU进行密钥信息核对后通过电磁开关驱动锁梁机构开锁,该解锁装置利用移动端自带的WIFI直接连接(AP)通讯功能实现对装置的解锁,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解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WIFI点对点的密钥传输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锁在生活中大量使用,但传统的机械锁需要使用实物密钥开锁,容易丢失且易被复制,造成了许多不便和麻烦;部分密码锁使用固定的密码按键解锁,但按键易被损坏且使用较为繁琐。目前已出现部分与互联网、电子技术相关的锁类,但仍存在使用不便,需要有线连接等问题。故而电子锁向无线化、便利化发展,使用无线技术,与移动端挂钩成为一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新型的WIFI点对点解锁装置,装置锁根据密钥自主开锁,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使用;该装置锁通过WIFI与移动端通信,提高了通信的便捷性。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WIFI点对点解锁的电子锁,包括微处理器MCU、WIFI通信模块、电磁开关、锁梁机构、电源模块,微处理器MCU通过WIFI通信模块与移动端通讯,电磁开关与微处理器MCU连接,锁梁机构受电磁开关控制,电源模块为微处理器MCU、电磁开关、WIFI通信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WIFI通信模块与微处理器MCU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低功耗:机械结构简单,模块所需电量较少,整体能耗降低。
2.自主性强:装置自主产生WIFI信号与移动端传输密钥。
3.安全独立:密钥信息的一部分作为WIFI接入密钥,保障了安全与独立。
4.使用方便: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端配套应用程序扫描二维码等密钥载体来开锁,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WIFI点对点解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WIFI通信模块与微处理器MCU连接电路简图。
1:WIFI通信模块;2:微处理器MCU;3:电源模块;4:电磁开关;5:锁梁机构;6:移动端;7:装置上的二维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WIFI点对点解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WIFI通信模块(1)、微处理器MCU(2)、电源模块(3)、电磁开关(4)、锁梁机构(5)。WIFI通信模块(1)与微处理器MCU(2)连接,电磁开关(4)与微处理器MCU(2)连接,锁梁机构(5)受电磁开关(4)控制。电源模块(3)为微处理器MCU(2)、WIFI通信模块(1)、电磁开关(4)提供工作电源。
工作原理:通过移动端的配套应用程序扫描二维码等密码载体,解码后获得密码;同时截取密钥的前一部分作为WIFI配对密钥与该锁建立WIFI通信关系。建立WIFI通信关系后,通过WIFI向该锁发送解码后获得的密码。微处理器MCU(2)通过WIFI通信模块(1)接收移动端传来的密码时,会与原本记录的密码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则驱动电磁开关(4)控制锁梁机构(5)开锁,否则不会开锁。微处理器MCU(2)检测到在设定时间内(默认为1分钟)无使用,则控制电源模块(3)使自身进入低功耗模式待机,从而降低了整体功耗,延长了待机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8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防盗锁
- 下一篇:门锁外挂装置及智能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