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9145.0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施光涛;刘惠林;马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8 | 分类号: | E02D17/08;E02D17/06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单段 土方挖掘 钻孔灌注桩 冠梁 两排 斜坡 挖掘 分段处理 钢支撑 固定的 分层 施工 桩顶 两边 保证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基坑建设技术领域。该基坑包括所述基坑两边分别固定的两排钻孔灌注桩,所述两排钻孔灌注桩的桩顶分别固定有冠梁,所述两冠梁之间固定有钢支撑;所述基坑划分为若干段,所述单段基坑自上而下分为若干层,所述单段基坑的每层分为中间的暂留区域土方以及暂留区域两侧的土方,所述单段基坑的每层的右端设有斜坡;所述单段基坑每层的斜坡坡底设有平台。本发明通过将基坑挖掘分段处理,同时对每段基坑进行分层,再将基坑每层进行区域划分挖掘,在保证基坑挖掘安全性的同时,大大提高土方挖掘效率,缩短了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在近几年取得了迅猛发展,地下综合管廊的重要性已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认可,地下综合管廊也已成为城市的不可缺少的配套市政设施。地下综合管廊通常建在地下8m左右,而当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规划的市政设施冲突时,往往通过降低地下综合管廊建造深度,管廊甚至将建在地下20m。市政管廊施工时,一般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基坑支护,或者采用放坡+钻孔灌注桩支护;由于基坑两侧建筑的存在,一般只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基坑支护,或者边坡支护的深度很浅,这将导致管廊基坑的桩间土挖掘难度大。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基坑桩间土方挖掘方法能够将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有序的由上往下挖掘出来,在保证基坑挖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基坑挖掘的效率,明显缩短工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包括所述基坑两边分别固定的两排钻孔灌注桩,所述两排钻孔灌注桩的桩顶分别固定有冠梁,所述两冠梁之间固定有钢支撑;所述基坑划分为若干段,所述单段基坑自上而下分为若干层,所述单段基坑的每层分为中间的暂留区域土方以及暂留区域两侧的土方,所述单段基坑的每层的右端设有斜坡;所述单段基坑每层的斜坡坡底设有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单段基坑中,每层的挖掘深度小于3m。
进一步地,所述暂留区域的顶面宽度为3m。
进一步地,所述单段基坑分层挖掘时,所述单段基坑内已经完成挖掘的每层的平台上设有挖掘机,所述各平台上的挖掘机相互接力将土方运处基坑。
进一步地,所述单段基坑的单层暂留区域的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单段基坑中,所述单段基坑的底面为最底层的平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超深狭长基坑桩间土方挖掘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施工的要求,在基坑开挖之前,先进行钻孔灌注桩以及桩顶冠梁的施工,然后进行两冠梁之间的钢支撑施工;
步骤二:对超深狭长基坑进行划分,先将基坑进行分段,然后根据基坑的深度将单段基坑的土方进行分层,再确认每层暂留区域的尺寸;
步骤三:根据基坑划分情况,进行第一段基坑第一层挖掘,通过挖掘机将第一层暂留区域两侧的土方挖掘运出,再通过挖掘机将第一层暂留区域的土方挖掘运出,同时,在第一层的右端留下部分土方形成斜坡;
步骤四:第一段基坑第二层挖掘,通过挖掘机将第二层暂留区域两侧的土方挖掘运出,再通过挖掘机将第一层暂留区域的土方挖掘运出,同时,在第一层的右端留下部分土方形成该层的斜坡以及上一层的平台;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中第一段基坑第二层的挖掘,通过挖掘机由上向下依次将第一段基坑第二层下面各层土方挖掘运出;
步骤六:根据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所述第一段基坑的土方挖掘,将其他各段基坑的土方依次挖掘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9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