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时传输技术的机载设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1012.7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0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林钦坚;罗淞;罗栋焕;周芝丽;黄德福;彭文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郭佳利;郭裕彬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时 传输 技术 机载 设备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时传输技术的机载设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分时传输技术的机载设备数据传输装置、机载设备、通信设备、监控中心物理层设备,将多台飞行设备的实时导航和状态信息数据分时传输给监控系统,避免数据不同步、拥堵、冲突等问题,实现对多台飞行设备的在线协同监控。本发明从机载端处解决监控端数据接收冲突问题,避免了监控端物理资源有限这个缺陷,降低了监控端的操作负荷,同时大大增加了监控的飞行设备数量和种类,并且机载端与监控端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频率可调,通信设备(电台、网络等)可选,还保证了多台飞行设备之间数据信息传输时间同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绘行业机载RTK接收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分时传输技术的机载设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航空客机、无人机的种类日益增多,性能日趋完善。为了保证各种飞行设备可靠、有效地执行各种飞行任务,人们采用各种形式的地面导航控制系统对飞行状态和机载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控。地面导航控制系统控制着飞行设备各项功能的成功实现,直接影响着整个飞行性能,它是整个飞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高地面监控系统的有效利用率,实现多台飞行设备在线协同监控也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农用植保旋翼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中张桢、崔天时等设计并实现了植保旋翼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可实现与植保无人机的远距离实时通信、监测飞行姿态、显示飞行作业轨迹和飞行控制等操作,完成监控系统与无人机之间的一对一监控。公开号为CN 105739536 A的专利《一种无人机监控方法和系统》中提供一种无人机监控方法和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位置请求消息时,确定与用户终端绑定的飞行数据记录装置,实现一对一绑定监控。《基于通信对抗的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的研究》论文中王珍珍根据设计的报文协议,与各个无人机实现信息交互,并对接收的无人机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处理;通过开启多线程,实现多台无人机同时在线。公开号为CN 105807788 A的专利《无人机监控方法、系统以及无人机地面站》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通过与无人机进行配对指令的方式,解决地面站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上述现有技术的研究都注重于监控系统本身的设计,对机载RTK数据传输却并没有做要求,而监控系统本身硬件资源有限,同时接收大量的飞行设备的定位定向数据,依旧会出现数据拥堵、冲突、不稳定等问题,甚至导致监控系统崩溃。
地面监控系统与飞行设备采用一对一监控方式时,存在的缺点是信道利用率低,无法同时监控多台飞行设备的飞行情况。地面监控系统与飞行设备采用一对多监控方式时,运用多线程方式实现多台无人机同时在线,采用报文协议方式或指令配对方式,监控的无人机数量有限,多监控一台飞行设备便需多开辟一份逻辑空间进行处理,对接收频率和监控数量调控不够灵活,CPU资源占用率高,降低程序的执行速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分时传输技术的机载设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地面监控系统对飞行设备进行监控时信道利用率低、无法同时监控多台飞行设备,或者对接收频率和监控数量调控不够灵活、CPU资源占用率高、程序执行速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分时传输技术的机载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分时步骤,确定与每台机载设备相应的发送时间;
传输步骤,控制机载设备在与其相应的发送时间进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
所述分时步骤,具体为:
获取单台机载设备的数据传输时间间隔t;t为正数;
获取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机载设备的数目N;N为正整数;
获取UTC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10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