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材料检测用散热效率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1252.7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2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县金腾耐火炉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箱 保温材料 检测装置 散热效率 底座 第二温度传感器 检测 格栅 壳体 螺杆 箱盖 车轮 第一温度传感器 一次性检测 便于移动 内部设置 控制器 加湿器 转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材料检测用散热效率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壳体、箱盖、车轮、底座,所述检测箱外面设置有所述壳体,所述检测箱上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检测箱一侧设置有所述箱盖,所述检测箱底部设置有所述车轮,所述检测箱内侧底部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面设置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内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检测箱前面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上面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面设置有转柄,所述检测箱内侧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上方设置有加湿器。有益效果在于:该保温材料检测用散热效率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移动,可以通过该装置一次性检测完各种环境,检测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温材料检测用散热效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保温材料一般是指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2的材料。保温材料发展很快,在工业和建筑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技术与材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筑中每使用一吨矿物棉绝热制品,一年可节约一吨石油。保温材料工业设备和管道的保温,采用绝热措施和材料气凝胶最早应用于美国国家航天局研制的太空服隔热衬里上。具有导热系数低、密度小、柔韧性高、防火防水等特性。其常温导热系数0.018W/(K·m)且绝对防水,保温性能是传统材料3—8倍。隔热衬里上具有导热系数低、密度小、柔韧性高、防火防水等特性。目前人们使用的检测装置主要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检测过程多,检测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保温材料检测用散热效率检测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保温材料检测用散热效率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壳体、箱盖、车轮、底座,所述检测箱外面设置有所述壳体,所述检测箱上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检测箱一侧设置有所述箱盖,所述检测箱底部设置有所述车轮,所述检测箱内侧底部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面设置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内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检测箱前面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上面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面设置有转柄,所述检测箱内侧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上方设置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一侧设置有电热丝,所述格栅前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面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上面设置有变频器,所述电动机后方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内部设置有风叶。
上述结构中,所述控制器型号为HH-N05S,在所述控制器的作用下,所述检测箱可通过控制所述格栅改变通风环境,通过控制所述风扇改变风的大小,通过控制所述电热丝改变温度,通过控制所述加湿器改变湿度,从而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保温材料的散热效率,所述转柄可以控制所述螺杆从而改变所述格栅的位置,所述车轮方便装置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所述检测箱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检测箱与所述箱盖通过铰链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所述检测箱与所述车轮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检测箱与所述底座密封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所述保温材料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插接,所述格栅与所述检测箱通过转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所述螺杆与所述格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转柄与所述螺杆焊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检测箱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加湿器与所述检测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箱通过螺钉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所述电热丝与所述检测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检测箱焊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支撑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变频器与所述电动机通过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县金腾耐火炉料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县金腾耐火炉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12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