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川陈皮素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1799.7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4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亮;焦必宁;赵静;赵其阳;张耀海;陈爱华;王成秋;何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765 | 分类号: | C07K14/765;C07K14/77;C07K14/795;C07K1/107;G01N33/531;G01N33/53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陈皮 抗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川陈皮素抗原,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如式A所示,
所述式A中,X为O、S、CH2、NH基团中的一种,n为0-6的整数;Protein表示载体蛋白,所述载体蛋白选自牛血清蛋白、卵清蛋白和血蓝蛋白中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陈皮素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川陈皮素与式B所示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式C所示化合物;
H2N-X-(CH2)n-COOH
式B结构式
所述式B和式C中,X为O、S、CH2、NH基团中的一种,n为0-6的整数;
步骤2,式C所示化合物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或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式D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D中,X为O、S、CH2、NH基团中的一种,n为0-6的整数;
步骤3,式D所示化合物与载体蛋白经偶联反应即得式A所示川陈皮素抗原;所述载体蛋白选自牛血清蛋白、卵清蛋白和血蓝蛋白中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式B所示化合物选自羧甲氧基胺、肼基乙酸、氨基乙酸、氨基丙酸、氨基丁酸、氨基戊酸和氨基己酸中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式B化合物和川陈皮素的投料摩尔配比为(0.1-10):1
反应的温度为0~100℃,时间为6~48小时;
反应的溶剂选自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和四氢呋喃中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式C所示化合物、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摩尔份数比为1:(1~5):(1~5);
式C所示化合物、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的摩尔份数比为1:(1~5):(1~5);
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0~50℃,时间为4~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式D所示化合物与所述载体蛋白的摩尔份数比为(5~30):1;
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0~50℃,时间为8~36小时;所述偶联反应在pH值为5~9的条件下进行;
式D所示化合物在所述载体蛋白的溶液中进行偶联反应,所述载体蛋白的溶液是由所述载体蛋白加入至缓冲溶液中得到的,所述缓冲溶液选自碳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和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液中至少一种,所述缓冲液的pH值均为7.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偶联反应的反应体系进行透析的步骤;所述透析步骤中,所用透析液为pH值为4~10、浓度为0.01~0.2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川陈皮素抗原是川陈皮素与载体蛋白通过酰胺键连接形成的偶联物;所述酰胺键是式C上的羧基通过活泼酯与载体蛋白上的氨基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陈皮素抗原或者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川陈皮素抗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制备用于检测样品中川陈皮素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川陈皮素的发光免疫试剂盒或免疫亲和色谱柱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样品为水体、药品、食品或土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17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