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校管数据量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2099.X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2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B5/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盘 弯角 杆套 内杆 外杆 角度测量组件 长度测量 转角测量 打样 数据量 校管 长度方向设置 圆周方向转动 可转动连接 船舶数据 刻度标记 同轴连接 组件包括 可滑动 外侧面 量取 制作 分段 接管 管制 侧面 劳动 | ||
本发明涉及船舶数据量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校管数据量取装置,包括长度测量组件和角度测量组件,角度测量组件包括弯角测量盘、杆套和转角测量盘,杆套与弯角测量盘可转动连接且沿弯角测量盘的圆周方向转动,转角测量盘与杆套同轴连接;长度测量组件包括外杆和内杆,外杆可滑动套设于内杆外侧面,外杆一端与弯角测量盘连接,内杆侧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刻度标记。本发明结构简单,能有效提高船校管制作的效率和精确度,同时,提高了分段打样管、设备打样接管的制作效率、制作质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数据量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校管数据量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船舶制造中,跨船体分段的管子,还有一些接设备的管子,需在两端管子接头间使用样棒打样连接管,或使用弯头和直管现场拼制管子。在船上由于舱室狭小,交叉作业多,使得现场拼制管子的方法工作效率低、劳动量大、制作质量差;样棒打管子缺少现场的管子数据和校验,以及样棒运输变形,用样棒制作的管子不能一次成形,还要将管装船验证,然后返还车间修改处理,多次来回,制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提高船校管制作效率和制作质量,同时减轻工人劳动负荷的船校管数据量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校管数据量取装置,包括长度测量组件和角度测量组件,所述角度测量组件包括用于测量船校管弯角的弯角测量盘、用于连接另一长度测量组件的杆套和用于测量船校管转角的转角测量盘,所述杆套与弯角测量盘可转动连接且沿弯角测量盘的圆周方向转动,所述转角测量盘与杆套同轴连接;
所述长度测量组件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可滑动套设于内杆外侧面,所述外杆一端与弯角测量盘连接,所述内杆侧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刻度标记。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长度测量组件和角度测量组件的数量均由若干组,所述长度测量组件与另一长度测量组件通过角度测量组件连接,所述另一长度测量组件的内杆与杆套套接固定。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外杆和内杆的横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内杆的外径不大于外杆的内径。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至少两根内杆层层相套且外径最大的内杆套设于外杆内。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杆外侧面穿设连接有用于固定另一套设的内杆的第二锁紧螺栓,其中,外杆和外径较大的内杆对应与其相套的外径较小的内杆的第二锁紧螺栓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锁紧螺栓的容置槽。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杆外侧面设有沿内杆长度方向开设的防转槽、内侧面设有与防转槽配合的防转凸起,所述至少两根内杆层层相套且防转槽与防转凸起嵌合。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杆套外侧面穿设连接有用于固定与杆套套接的内杆的第一锁紧螺栓。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弯角测量盘一侧设有弯角紧固螺栓,所述转角测量片一侧设有转角紧固螺栓。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弯角测量盘的侧面贴近转角测量盘一侧,所述转角紧固螺栓位于弯角测量盘的径向方向上。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外杆和内杆均为不锈钢杆或铝合金杆。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能有效提高船校管制作的效率和精确度,同时,提高了分段打样管、设备打样接管的制作效率、制作质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负荷。
通过设置外杆和内杆,且内杆可在外杆内进行滑动,实现了长度测量组件的伸缩操作,可适用于更多测量的长度需求,使用更方便,适用范围更广;同时,通过角度测量组件的弯角测量盘进行测量船校管不同分段之间的弯角,且转角测量盘可用于量取船校管转角,实现船校管多种数据的同时测量,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2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