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美容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52932.0 申请日: 2018-04-19
公开(公告)号: CN108465159A 公开(公告)日: 2018-08-31
发明(设计)人: 王沛沛;熊大曦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N5/06 分类号: A61N5/06
代理公司: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代理人: 甘章乖;王路丰
地址: 21516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光疗组件 光源组件 光美容装置 整形 导光组件 出射光 光照 光束整形模块 安全性问题 漏电 导管组件 电绝缘性 光源模块 光照治疗 热绝缘性 用户皮肤 用户提供 光传导 光纤层 理疗 波长 出射 敷贴 射出 传导 光源 电灯 治疗 申请
【说明书】: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美容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可接触光疗组件及导光组件,光源组件可以出射一种或多种特定波长的光,用于光照治疗时进行光照,其光源可以为LED光源;导管组件设置于光疗组件与可接触光疗组件之间,用于将在光源组件中的整形缩束模块经过整形缩束后的出射光传导至可接触光疗组件中的光纤层,以向敷贴上可接触光疗组件的用户提供光治疗,实现对用户皮肤处的光照理疗;其中,导光组件具有良好的热绝缘性和电绝缘性,使得该光美容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存在漏电等安全性问题及由于漏电灯造成的副作用;光源组件中的光束整形模块能够对光源组件中的光源模块射出的出射光进行整形缩束,以提高光传导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健康美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美容装置。

背景技术

面膜是一种常用的面部皮肤清洁及保养方式,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它能提高皮肤所需养分的吸收速率,从而达到面部皮肤保养的目的。

光照可以刺激皮肤细胞产生特定的生理功能。现有临床实验证明,不同波长的光按照适当的剂量照射皮肤,即可达到美白、嫩肤、淡斑、祛痘等护理效果。例如,在红光或红外光照射下,可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产生,同时可促使受损细胞修复,能有效的改善皮肤粗糙、细纹、皱纹和减少痤疮发炎等。400nm左右的紫外或紫光具有杀菌消炎的效果,能够杀死形成粉刺的细菌等,并使皮脂分泌正常化。460nm左右的蓝光,可穿透至皮肤座疮丙酸杆菌,迅速消除座疮脓包,并且同步抑制皮脂腺分泌、减少粉刺和炎性皮损数量,可用于消除痤疮,促进组织修复。600nm左右的黄光,具有加快血液循环,活化细胞,刺激细胞兴奋性的活跃作用;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增强皮肤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有美白皮肤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基于LED光源的皮肤光照护理产品,但由于现有的皮肤光照护理产品是通过多颗LED芯片阵列排布的方式,可达到的光照的均匀性不高;且产品形式面罩结构,不易携带,且使用成本较高;其中的LED光源通过电驱动,面膜内部含有大量水分,存在漏电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美容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美容装置导致的光照效果不佳和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美容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可接触光疗组件及设置于所述光疗组件与所述可接触光疗组件之间的导光组件,其中,

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模块和与所述光源模块电连接的电源模块,与所述光源模块分别连接的散热模块和光束整形模块,与所述光束整形模块连接的导光接口且所述导光接口的中心对准所述光束整形模块的中心;

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导光组件通过所述导光接口连接;

所述可接触光疗组件包括光纤层,所述光纤层中分布有光纤丝,所述光纤层与所述导光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光源模块供电,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射出出射光,所述光束整形模块用于对所述出射光进行整形缩束,所述导光组件用于将整形缩束后的出射光传导至所述光纤层,以向敷贴上所述可接触光疗组件的用户提供光治疗;所述散热模块用于排出所述光源模块产生的热能。

进一步地,上述光美容装置中,所述光纤层由所述光纤丝以排布的形式形成整块的光纤布,或,所述光纤层由穿插于所述光纤层中的光纤丝以编织的形式形成整块的光纤布;

其中,所述导光组件将所述整形缩束后的出射光传导至所述光纤丝,以使所述整形缩束后的出射光在所述光纤布中形成一面光源。

进一步地,上述光美容装置中,所述可接触光疗组件还包括接触层,所述接触层与所述光纤层贴合连接;或,

所述可接触光疗组件还包括接触层和反光层,其中,所光纤层的一面与所述接触层贴合连接,所述光纤层的另一面与所述反光层贴合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2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