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3279.X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伟;张海清;魏万库;刘凡;张宏章;韩二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欧志明 |
地址: | 620564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部件 夹固件 长支撑杆 可转动 短支撑杆 支撑板 支撑装置 辅助设备 可重复 板面 杆身 贴合 支撑 | ||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支撑杆、短支撑杆、支撑板、第一夹固件和第二夹固件;
所述长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夹固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轴限制的转动范围内相对于所述第一夹固件转动;
所述长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轴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轴限制的转动范围内相对于所述支撑板转动;
所述短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第二夹固件连接,在所述第三转动轴限制的转动范围内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固件转动;
所述短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动轴与所述长支撑杆的杆身连接,在所述第四转动轴限制的转动范围内相对于所述长支撑杆的杆身转动;
所述第一夹固件和所述第二夹固件均固定于第一待支撑部件上,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与第二待支撑部件贴合,以支撑所述第二待支撑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待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待支撑部件的上方,所述第二待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待支撑部件相互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支撑杆包括:长杆主体和3个长杆连接部;
所述长杆主体的两端和所述两端之间分别设有1个所述长杆连接部;
所述短支撑杆包括:短杆主体和2个短杆连接部;
所述短杆主体的两端各设有1个所述短杆连接部;
其中1个所述短杆连接部通过所述第四转动轴可转动地与设置于所述两端之间的所述长杆连接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固件与所述第二夹固件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夹固主体、调节件和1个夹固连接部;
所述夹固主体为U型卡槽,包括:底板以及2个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
所述底板和2个所述侧板之间形成夹固空间,以容纳所述第一待支撑部件,其中一个所述侧板具有安装孔,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第一待支撑部件固定于所述夹固空间内,所述夹固连接部同不与所述夹固空间接触的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一侧面相连接;
所述长杆主体的一端的所述长杆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夹固件的夹固连接部连接,另一个所述短杆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夹固件的夹固连接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固连接部上靠近所述夹固主体的一端具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通过第五转动轴同不与所述夹固空间接触的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一侧面铰接,所述第五转动轴的纵轴线与所述侧板的侧面垂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杆、把手和顶头;
所述调节杆为螺杆,所述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尺寸匹配;
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有所述把手,所述把手为手柄或手轮;
所述顶头设置于所述夹固空间内,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顶头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板状物和支撑连接部;
所述支撑连接部固定于所述板状物的一个侧面,所述板状物的另一个侧面用于贴合所述第二待支撑部件;
所述支撑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可转动地与所述长杆主体的另一端的所述长杆连接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32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智能建筑施工承重平台
- 下一篇:一种预制构件便捷固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