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防蓝光变色镜片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3407.0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包松养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尔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镜片 紫外线 蓝光 紫外光 质量比 波段 镜片 镀膜 变色 固化 制造 阻挡 | ||
一种带防蓝光变色镜片的制造方法,以质量比计,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2)、变色加硬;3)、固化;4)、镀膜。本发明,镜片对波段470纳米的紫外光只有0.17%可以透过,即可以有效阻挡99.83%的UV470紫外线,从而可以有效保护我们的眼睛免受紫外线的侵害,具有技术独特,工艺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镜的制造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高清的防蓝光变色镜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已成为了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交工具,从刚起床到吃饭、走路,到睡觉前几乎都在用我们的眼睛盯着手机。但手机等数码产品释放出的波段410-500纳米的高能量蓝光正在悄悄的伤害着我们的眼睛。而波长在400-480nm的蓝光由于波长短,能量高对人们眼睛造成的潜在危害性很大,蓝光可以直接穿透晶体到达眼底视网膜上,造成眼部不适,视觉疲劳,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衰亡,长期受到高强度蓝光的照射会引起了视网膜黄斑部病变,产生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的后果,鉴于蓝光对于人们眼睛造成的损害已经被医学证实与确认,所以逐步引起了医学界与眼镜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各种减少与阻止蓝光透过的镜片产品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防蓝光变色镜片的制造方法,是采用1.56单体为本体,融合了新型的防蓝光UV粉,在本体外加上加硬变色层,加硬层固化后镀膜,使得镜片既拥有普通镀膜片的功能又具备了防蓝光和变色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带防蓝光变色镜片的制造方法,以质量比计,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在1.56单体中按3-5:1000比例加入抗紫外线吸收剂UV粉在50~55℃的温度下进行搅拌,1小时完全溶解,随后加入调色剂、引发剂保温搅拌然后抽真空40分钟;半小时后加入1-3份引发剂,配料流程结束后进入浇注,固化形成基片;
所述的热固化温度曲线如下:34℃保温6小时,在4小时内均匀升温至65℃,继续升温3小时至95度并恒温2小时,在1小时内降温至75℃;需21小时完成固化。
所述的引发剂是异丙苯过氧化氢或叔丁基过氧化氢或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种。
所述的调色剂是HISOL B75。
2)、变色加硬:将基片作为本体进行变色加硬处理,加硬提升速度控制在1.5mm/s-2.0mm/s;
3)、固化:基片加硬过后用120℃温度固化1.5小时,随后自然降温到50~60℃成为镜片;
4)、镀膜:将镜片放入真空镀膜机抽真空5~10分钟,电子枪对镜片轰击120秒后,采用常规工艺将氧化硅、氧化锆进行高温蒸发镀膜,调整蒸发数据使得膜层吸附到镜片上并具有防辐射效果。
本发明,带防蓝光变色镜片对于470纳米以内的高能量蓝光而言,能够阻隔绝大部分蓝光,防蓝光功能提高2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清的变色防蓝光镜片的制造方法,以质量比计,包括以下步骤:
1、在1.56单体中按3-5:1000比例加入抗紫外线吸收剂UV粉在50~55℃的温度下进行搅拌,1小时完全溶解,随后加入调色剂、引发剂保温搅拌然后抽真空40分钟;半小时后加入1-3份引发剂,配料流程结束后进入浇注,固化形成基片;所述的热固化温度曲线如下:34℃保温6小时,在4小时内均匀升温至65℃,继续升温3小时至95度并恒温2小时,在1小时内降温至75℃;需21小时完成固化。所述的引发剂是异丙苯过氧化氢或叔丁基过氧化氢或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种。调色剂是HISOL B75,产自韩国 KOC SOLUTION公司。
2、变色加硬:将基片作为本体进行变色加硬处理,加硬提升速度控制在1.5mm/s-2.0m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尔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尔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3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