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择性辐射光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4335.1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3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谭永胜;梁志鸿;李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24;F21V19/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性辐射 灯丝 玻璃灯泡 红外反射涂层 电极 光源 照明技术领域 光源利用率 外电路连接 电极一端 发光效率 真空状态 钽钨合金 结合相 正中心 穿出 椭球 焊接 匹配 外围 | ||
本发明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择性辐射光源,包括选择性辐射灯丝、玻璃灯泡和两个电极,所述选择性辐射灯丝位于玻璃灯泡的正中心,所述玻璃灯泡外围呈椭球型,且内部呈真空状态,外表面涂有红外反射涂层,所述两个电极分别固定在选择性辐射灯丝,且每个电极一端与选择性辐射灯丝焊接,另一端穿出玻璃灯泡,与外电路连接;所述选择性辐射灯丝采用带状钽钨合金。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采用带状选择性辐射灯丝,结合相匹配的红外反射涂层,实现了在较低温度下获得高的发光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择性辐射光源。
背景技术
白炽灯通过加热灯丝辐射出可见光来进行照明。由于其主要的辐射波段都在红外区域,因此光效非常低。要提高白炽灯的发光效率,需要增强其在可见光区的辐射,而降低其在红外波段的辐射。
通过在灯泡表面涂覆红外反射层,可以将红外光反射回灯丝,被灯丝重新利用,由此提高白炽灯的光效。近年来,已有许多利用红外反射层来提高白炽灯光效的实例(CN1216155A,CN101410938A,CN101529554A)。但灰体辐射的红外光波段很宽,难以全部有效反射;同时,传统灯丝吸收截面太小,对反射光的吸收效率不高。因此,简单采用红外反射膜的白炽灯的光效仍然较低。
与传统灯丝的灰体辐射不同,选择性辐射光谱主要集中在一个或几个波段上。利用选择性辐射器做成灯丝,可增强其在可见光区的辐射,从而大幅提高光源的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选择性辐射光源,通过灯丝的选择性辐射,结合灯泡表面的红外反射膜,大幅度提高光源的发光效率。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选择性辐射光源,包括选择性辐射灯丝、玻璃灯泡和两个电极,所述选择性辐射灯丝位于玻璃灯泡的正中心,所述玻璃灯泡外围呈椭球型,且内部呈真空状态,外表面涂有红外反射涂层,所述两个电极分别固定在选择性辐射灯丝,且每个电极一端与选择性辐射灯丝焊接,另一端穿出玻璃灯泡,与外电路连接;所述选择性辐射灯丝采用带状钽钨合金。
所述带状钽钨合金的厚度为10-100μm。
所述带状钽钨合金的厚度为10-100μm。
所述带状钽钨合金中,钨的质量含量为0.1-10%。
所述带状钽钨合金表面刻蚀有微纳结构,且表面沉积稀土氧化物掺杂氧化铪薄膜。
所述稀土氧化物掺杂氧化铪薄膜采用稀土镨氧化物及钬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铪薄膜。
所述稀土镨氧化物及钬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铪薄膜中,氧化镨的掺杂含量0.1-10%。
所述稀土镨氧化物及钬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铪薄膜中,氧化钬的掺杂含量0.1-10%。
所述红外反射涂层采用二氧化钛薄膜和二氧化硅薄膜交替沉积而成。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采用带状选择性辐射灯丝,结合相匹配的红外反射涂层,实现了在较低温度下获得高的发光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选择性辐射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选择性辐射光源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的灯丝的截面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光源的灰体辐射及选择性辐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4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雾灯泡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