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牙托式口腔微电场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5037.4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7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波;关淼升;刘振;刘洪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20 | 分类号: | A61N1/20;A61N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路永斌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牙托式 口腔 电场 加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牙托式口腔微电场加载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牙托垫(1)和牙托主体(2),所述牙托主体(2)包裹在牙齿及牙槽嵴的外部,连接上下牙列和左右牙弓;所述牙托垫(1)设置在牙托主体(2)内部的上下牙咬合面处,以辅助固定牙托主体(2)的位置。本发明还公开了牙托主体的制备原料和组合牙托式口腔微电场加载装置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牙托式口腔微电场加载装置佩戴和拆卸方便,固位效果好,使用范围广,且能抑制牙周细菌的繁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手术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牙托式 口腔微电场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20世纪60年代,瑞典学者Branemark提出骨整合理论以 来,种植体界面的骨结合已被大多数学者承认和接受。骨整合 界面是确保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能长期保持稳定并承担功能负荷 的基础。骨性结合是评价种植体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一理 论奠定了现代口腔种植学的基础。
种植体临床成功与骨整合现象密切相关,种植体的固位, 依赖于其周围形成骨组织,粘膜和种植体之间界面的成功愈合 和保持稳定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虽然种植义齿虽已在临床 上成功应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种植牙修复周期长,种植 体周围骨吸收,受体骨量不足,受体自身患有糖尿病等影响骨 组织再生修复的全身性疾病等问题。
目前,临床上牙科种植体的愈合一般需要,3~4个月左右, 一些骨量不足的患者在在接受种植前还要进行植骨,这将需要 更长的时间。患者要在如此长的时间周期内忍受种植体愈合过 程中带来的疼痛和不便,因此,需要寻求一种能够加速种植体 愈合的方法。
直流电刺激的方法在促进骨折的愈合、创伤的治疗、神经 的生长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专利中记载的相关骨愈合 的治疗仪器,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120200642.8、CN90100934.2、CN200610061732.7所公开的治疗仪器应用了直 流电刺激的方法促进骨折愈合。
现有技术中,直流电在促进牙科种植体愈合中也有部分应 用,如中国专利201210593417.4公开了微型牙科种植体微电场 剌激愈合装置,该愈合装置的金属正负极裸露于表面,与牙龈 相接触,极易造成愈合位的不适,而且其容易包覆食物残渣, 不易保持口腔清洁;又如中国专利201210592792.7公开了一种 牙科种植体微电剌激愈合仪,该愈合仪以外部电源作为供电装 置,并通过变压模块将民用的高压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通过直流电转换器调节电流大小,通过控制器进行恒压或恒流 控制,其设计复杂,操作繁琐,而且需要连接民用电作为电源, 不能独立使用,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体积大, 携带不便,导致治疗时间有限,不能全天使用,伤口愈合时间 长;中国专利201420179839.1公开了一种义齿型微电场加载装 置,这种装置体积小,同时具有临时义齿的功能、拆卸方便, 使用便捷,但是,此种装置的固位效果有限,装置作用的范围 较小,仅适用于单个义齿缺损的病例,对于涉及多个牙位的牙 列缺损或缺失及牙槽骨粘膜缺损效果不明显。
此外,上述牙科种植体微电场刺激愈合装置均存在型号不 符合患者需求、在治疗过程中对牙周致病菌抑制作用弱、机械 性能不佳等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作用范围广、固位效果好、具有一定弹性 和抑菌性的组合牙托式口腔微电场加载装置,是目前亟需解决 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 种组合牙托式口腔微电场加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牙托垫和 牙托主体,所述牙托主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牙区牙托主体、 左上(右下)区牙托主体和右上(左下)区牙托主体,以根据 治疗位置的不同进行组合使用;在所述牙托主体的制作原料中 加入增韧剂和抑菌剂,进一步提高了固位程度,且能够抑制牙 周致病菌,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5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耳蜗微弯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肿止痛的电极治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