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医疗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6157.6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3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成德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介入 治疗 医疗器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医疗器械,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连接管,连接管一端设置夹持管,夹持管内壁顶部设置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设置第一夹紧件,第一固定块前后两侧均设置第一密闭件,第一空腔内设置第一注液管,第一固定块和夹持管顶壁上均设置通孔,第一注液管上设置第二注液管,第二注液管端部和第一注液管相通,第二注液管穿过夹持管底部管壁位于夹持管内,夹持管内壁底部设置第二固定块,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设置第二夹紧件,第二固定块前后两侧均设置第二密闭件,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均为密闭空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对内窥镜镜管调节灵活,固定牢靠,能够减少对内窥镜镜管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医生在进行人体细小腔道的手术时,会用到介入导管、治疗器械和内窥镜。在进行治疗之前,医生首先将介入导管插入到人体腔道中,其次将内窥镜插入到介入导管中,医生通过内窥镜能够观察病患组织,并确定治疗方法和治疗器械,治疗方法确定后,将内窥镜拔出,再将相应的治疗器械插入到介入导管中,医生推送治疗器械到达病患部位并进行治疗,其中,在将治疗器械推入介入导管时,要将推入的治疗器械的工作长度与推入到介入导管中的内窥镜的镜管长度进行比对,以确定治疗器械需要伸入的工作长度。
现有技术中,为了将内窥镜的镜管在观察过程中固定,采用夹持管和锁紧管对内窥镜的镜管进行固定,并将内窥镜、连接管和夹持管一同从介入导管中取出,用治疗器械进行治疗时,治疗器械所要伸入的工作长度通过与内窥镜上已夹持定位的镜管进行比对,通过已固定的内窥镜上的镜管长度来确定治疗器械所要伸入的工作长度。但是,采用夹持管和锁紧管对内窥镜的镜管进行固定,灵活性差,固定不牢靠,容易损伤内窥镜镜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医疗器械,它采用液压紧固的方式,对内窥镜镜管进行固定,液体注入调节灵活,固定牢靠,能够减少对内窥镜镜管的损害。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医疗器械,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夹持管,所述夹持管内壁顶部设置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设置第一夹紧件,所述第一固定块前后两侧均设置第一密闭件,所述第一密闭件与夹持管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一密闭件与第一夹紧件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第一注液管,所述第一固定块和夹持管顶壁上均设置通孔,所述第一注液管一端穿过第一固定块和夹持管上的通孔以后位于夹持管外部,所述第一注液管上设置第二注液管,所述第二注液管端部和第一注液管相通,所述第二注液管穿过夹持管底部管壁位于夹持管内,所述夹持管内壁底部设置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设置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二固定块前后两侧均设置第二密闭件,所述第二密闭件与夹持管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第二密闭件与第二夹紧件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均为密闭空腔,所述第一密闭件和第二密闭件均为橡胶密闭件,所述第二注液管位于夹持管内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块位于第二空腔内。
所述第一固定块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与夹持管管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底部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底端设置滑动块,所述夹紧件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夹紧件底部不高于滑动块底端,所述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夹紧件之间的结构与第一固定块、第一夹紧件相同。
所述凹槽内设置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连接块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垫与滑动块相接触。
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均为橡胶垫,所述第一密闭件与第一夹紧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密闭件和第二夹紧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成德,未经王成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6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