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B的全基因组序列和引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6227.8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2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苗书魁;马文戈;汪萍;魏玉荣;米晓云;魏婕;夏俊;陆桂丽;沙依兰·卡依扎;王延;薛英;黄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畜牧科学院动物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5/42 | 分类号: | C12N15/42;C12Q1/6869;C12N15/11;C12N7/00;C12N7/04;A61K39/13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蒙海云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蹄疫病毒 人工 致弱株 基因组 序列 引物 应用 | ||
1.一种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 CE39B基因,其特征在于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 CE39B基因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进行:第一步,以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 CE39B的cDNA为模板,用SEQ ID No.2至SEQ ID No.15所示引物扩增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CE39B基因的7个片段(1、2、3、4、5、6和7);第二步,扩增后,对目的片段进行回收和TA克隆鉴定,连入测序载体 pMD19-T进行测序;第三步,测序后,依次将7个片段的DNA序列重叠部分进行序列拼接、编辑及校正,得到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 CE39B的基因。
3.一种用于扩增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 CE39B基因的引物,其特征在于序列如SEQ ID No.2至SEQ ID No.15所示。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物在制备扩增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CE39B基因的制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5.一种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 CE39B,其特征在于基因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 CE39B基因在拯救O型口蹄疫病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应用:将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 CE39B 线性化的pUC57-O/Akesu/58 CE39B 质粒与表达T7RNA 聚合酶的真核重组质粒pT7RNAP 共转染BHK-21 细胞,获得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 CE39B 拯救病毒。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 CE39B在拯救O型口蹄疫病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应用:将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CE39B 线性化的pUC57-O/Akesu/58 CE39B 质粒与表达T7RNA 聚合酶的真核重组质粒pT7RNAP 共转染BHK-21 细胞,获得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 CE39B 拯救病毒。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蹄疫病毒人工致弱株O/Akesu/58 CE39B在制备预防O型口蹄疫疫苗或/和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畜牧科学院动物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未经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畜牧科学院动物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62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