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扩张区域的移植物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6706.X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4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J·J·斯卡蒂;D·G·卡尔普;I·E·达格赫;K·W·佩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特利姆医疗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柳爱国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扩张 区域 移植 及其 制造 使用方法 | ||
一种移植物,包括:具有能够扩张的流出区域的支撑结构和能够从第一形状配置成第二形状的生物相容层,所述第二形状是沿着所述能够扩张的流出区域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扩张直径的展开形状,由于所述生物相容层在持续的径向向内压应力下沿着所述能够扩张的流出区域限制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一形状具有小于所述扩张直径的受限直径。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4/047711、中国申请号为 201480049354.3、申请日为2014年7月22日、发明名称为“具有可扩张区域的移植物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7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857,181的优先权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移植的血管移植物的各种实施例,包括这类移植物的制造和使用。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可扩张的第一区域被提供用于恢复植入身体管腔中的移植物的开放性。
背景技术
血管疾病遍布全世界。旁路手术是此类疾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其中,人造或自体的导管被植入现有脉管中,包围脉管的患病部分或恢复受阻或受损血管周围的血液流动。
血管移植物也用作透析患者的进入位置。移植物在患者体内将动脉连接或搭桥到静脉。针头被插入移植物中,容许血液退出并通过透析机,并且通过被插入移植物中的第二针头返回患者体内。
许多旁路移植物在5至7年内失效。血液透析移植物的平均寿命更短,通常少于两年。移植物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组织在内生长和最终的血栓形成导致的封闭。移植物直径越小,移植物失效率越高。由移植物封闭或坍塌导致的失去的开放性在移植物流出端与脉管接触的流出位置尤其成问题。
然而,用以恢复开放性的常规技术并未充分地解决此问题,所述技术通常包括手术疗法(例如,血栓切除术或经皮血栓切除术)或化学干预技术(例如,配给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药物,诸如噻氯匹定、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或氯吡格雷),以移除否则会促进移植物失效的在内生长的组织或凝血。具体地,手术和化学干预可引入不必要的风险 (例如,感染、流血等风险)并且通常效果不足以长时间保持开放性。
因此,需要一种在移植之后可容易地恢复开放性而不需要有风险且低效的化学或手术干预的移植物。还需要采用本文公开的移植技术的各种特征的不同移植物结构。
发明内容
需要一种在移植之后可容易地恢复开放性而不需要有风险且低效的化学或手术干预的血管移植物。本发明的实施例除了具有其他期望特征之外还涉及解决前述需要的其他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植物。所述移植物包括具有壁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在主体区域的流入端处的至少一个流入孔口和在流出区域的流出端处的与所述至少一个流入孔口相对的流出孔口。所述壁包括支撑结构和生物相容层。沿所述流出区域的支撑结构处于由所述生物相容层抵靠所述支撑结构而引起的持续施加载荷所产生的持续压应力下。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由所述流出区域中的持续施加载荷产生的压应力大于由所述主体区域中的持续施加载荷产生的压应力。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所述支撑结构因所述流出区域中的持续施加载荷而受到的压应力在沿所述支撑结构递增远离所述至少一个流入孔口的每个区段处递增。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所述支撑结构因所述流出区域中的持续施加载荷而受到的压应力引起所述流出区域中的支撑结构的弹性变形。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所述流出区域中所述支撑结构的弹性变形在沿所述支撑结构递增远离所述至少一个流入孔口的每个区段处递增。在所述流出区域中所述支撑结构的弹性变形是能够逆转的。所述支撑结构因所述主体区域中的持续施加载荷而产生的压应力不使所述主体区域中的支撑结构弹性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特利姆医疗公司,未经阿特利姆医疗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67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